《底层逻辑》第一章阅读笔记

一、知识点

1、底层逻辑来源于不同中的相同,变化背后的不变 。

2、一个人心中,应该有三种“对错观”:

(1)法学家的对错观:谁证据确凿,,就是谁的错;

(2)经济学家的对错观:谁社会总成本低,就是谁的错;

(3)商人的对错观:谁损失大,就是谁得错。

在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任何的责怪、埋怨、后悔都于事无补,这改变不了事实。如果自己有所损失,只能怪自己,是自己的错,也只有自己采取积极的补救措施才能改变事情的最终结果。

3、人性、道德、法律

(1)人性:人性只涉及生存和繁衍;

(2)道德:是为了群体的繁荣,最后促进个体的生存、繁衍,大家共同达成的“社会契约”。道德是反人性的;

(3)法律:是道德的子集,是维护群体存在的道德底线。

4、人生的三层智慧:搏弈、定力、选择

(1)搏奕:是第三层智慧,要搏奕,一要靠共赢和感激的心态,二要靠“一报还一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策略;

(2)定力:是第二层智慧,也就是坚持长期主义的意思;

(3)选择:是第一层智慧,选择有时比努力重要,但放弃有时比选择更重要。

我们选择做某件事情时,要凭借长期主义形成自己的定力,和这个世界重复搏奕。

三、描述经验

1、看到三种“对错观”,想起看到过的一个“不与恶龙缠斗”的故事,一对恋人在路上遇到一个恶人,恶人带调戏性质,故意撞了女孩子一下,女孩子的男朋友不干了,非要抓住恶人跟他说个明白,要他道歉。恶人在争执中,露出凶相,拿出刀来吓女孩的男朋友。女孩吓坏了,拉着男朋友走,可她男朋友认为自己有理,就是不走,非要跟恶人争个是非曲直。结果,在争执中,惹怒了恶人,本来只打算拿刀吓吓他,结果一气之下,误杀了男青年。

这结果,以法学家的对错观来看,是恶人的错,他杀人触犯了法律。可是以商人的对错观来看,是男青年的错。他看到恶人拿出刀来,完全可以听女朋友的劝,马上离开,躲过一劫。可他偏不走,将希望寄托在对方必定不敢杀他的想象里,结果,他死了,他的损失最大,这个结果是他的错。

2、半年前,我决心改变自己时,想学习一门技能,当时想学配音,想学剪辑,想学写作,犹豫不定的状态,让我迟迟无法开始学任何东西。摇摆了二个月后,选择写作,进入简书,开始日更之路。起初,只是想先锻炼自己的坚持的决心,从不知道通过写作能梳理情绪,能疗愈自己。写作半年后,心境越来越平和,也越来越享受孤独,随时能从习以为常的环境中发现惊喜。写作,让我变成了全新的自己,每天都是积极向上的自己。刚开始是希望通过写作变现来证实自己,急于求成的心态让我有时会产生焦虑。现在,不会有这种情绪了,既然选择了写作,就抱着长期主义精神,跟时间做朋友,不急不躁,按照自己的步伐走。

三、行动

其实,从我开始改变,决定写作时,我就是在用商人的对错观来认识自己了。这么多年,一直是个撞了南墙都不回头的人,原来出任何事,我都认为是自己运气不好,从不知从自身上找原因。这次,终于第一次从自己身上找问题,发现生命中之所以会出现让自己困苦的果,是由于多年放纵自己的因造成的。痛定思痛后,下决心改变自己。这么多年,做任何事都没超过三分钟热度,但这次,坚持日更已有半年,我打算,将写作一直进行下去,写作,是我的救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