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要改变人生,抱怨自己的缺点是没有用的,只靠意志力也无法成功,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存在太多偏差,最靠得住的判断标准只有行动本身。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从行动开始,自我管理的科学》
这本书的核心意思是行动不是靠意志力的,而是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只要掌握正确方法,改变就不会痛苦,甚至自制力很差的人也可以成功。
也就是说能够导出结果的只有“行动”。不管你有多么坚强的意志,如果没有行动的话仍然不会产生任何结果。反之,就算意志非常薄弱,但如果采取行动的话一样能够收获成功。
对于这本书,作者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我特别认同。他说本书的目的不是让你变成意志坚强的人,而是让你变成能够取得成就的人,成为能够用行动来控制意志的人。(注意这里,不是意志控制行动哦)
01
据说每个人每天会出现700次自动思考。在这些思考之中有内容比较清晰的,也有意识模糊不清的,但基本上都是负面思考。也就是说,在你的大脑中每天会出现700条负面信息。
第一个原因是,影响人类行动的并非意志而是行为的结果。明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却难以戒烟,并不是因为意志薄弱,而是因为吸烟后能够立刻得到快感。(如果吸烟后,人很痛苦难受,人立马就会把烟扔掉)
02
另一个原因在于,人类是有感情的生物,行动会受感情因素的影响——这就是“认知偏差”。
导致你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是什么呢?原因其实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思考方式——“自动化思考”。
“自动化思考”是人类在无意识状态中做出的思考。在我们的意识中,面对眼前发生的事情会不断地产生与事情毫无关系的思考。
纠正“认知偏差”,我们需要用到正念。
要想让自己进入“正念”的状态,做一些可以恢复身体感觉的事情是最好的办法。当你陷入与事实不符的“认知偏差”中时,身体上的刺激可以将你拉回“现实”。人的心灵和身体是息息相关的,通过身体的行动可以大幅度减轻心理上的不安。
总结
不管面对多么困难的状况,都不要认为自己是个没用的人,因为这种想法是毫无意义的。自我贬低只会造成“认知偏差”。冷静客观地分析状况,寻找解决方法,然后实践这个方法,这样就能避免陷入毫无根据的“认知偏差”之中。
如果你对自己的人生感到不满意,是因为你没有采取让自己满意的行动。
只有不断地积累小而正确的行动,才是达成目标的唯一方法。
例如:如果你感觉到公司的人际关系很紧张,那是因为你和同事的行为都是让人际关系变得紧张的“行为”。你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行为来改变人际关系。比如主动微笑、打招呼、多说谢谢…
最后让我们让我们把目标分解成从5分钟能够完成的行动开始。
只要坚持一个月,你一定能够发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