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接下来是提问时间,有没有人有什么问题?”
如果是在一个大型的活动或者培训现场,这样的提问多半得到的是长久的沉默,然后便是主办方宣布散会,大家匆忙散去,但你以为大家都没有问题,结果是众人纷纷围住主讲人问这问哪。
为何??
公司每年一度会组织一次总经理见面会,主要目的在于为了避免因层级差异而无法听到员工真实的心声,邀请了所有的一线管理人员,就员工福利、企业发展、个人职场等问题,都可以向总经理发问,也许是因为大家都比较拘谨(紧张),一开始总经理先破冰做了自我介绍,讲了自己过去的故事,试图拉近大家距离,让氛围没有那么尴尬,接下来便是提问时间。
有人问:“公司中午休息时间为1个小时,可其他部门是1.5小时,能否增加?”
经理答:“这个受岗位的不同,公司历来都是这样子的,不过孕妇是可以的!”
有人问:“我们办公区域因为远离空调,能否新增加一台风扇?”
经理答:“可以向行政部申请。”
。。。
如此的问题过后便没有人再问了,为了更好的鼓励大家提出更多对公司的发展和自身对于职场的理解的问题,总经理又再次聊了自己的经历,但好像并没有多大改善。
为什么会这样呢?
02
前段时间参加吴晓波深圳书友会组织的央视记者董倩《懂得》新书发布会,在提问环节,有一位观众站起来自我介绍为深圳大学的学生,向董倩提问:
“我们都知道央视有一位主持人叫柴静写了一本书叫《看见》,而您写了书叫《懂得》,想问您两者有什么关系吗?
董老师当时的回答,个人认为堪称经典,她问:“你跟身边的那个人是什么关系呢?”
那人回答:“没有什么关系啊!”,董老师说:“一样啊!”
众人瞬间明了。
提问的人并不关注被问的人本身或者与之相关的话题,而是问一些毫无关系的问题,这也透露出提问的人在问之前,并不期待答案是什么,只是“问”而已。
03
二哥曾说过这么一个事情,有一天,他们学校邀请了国外一位著名的华人学者来演讲,鉴于他本身长年在美国工作,因此演讲的PPT为全英文,也许了解到国内的大学多半是非英文教学,因此改用中文演讲,在提问的环节,一位学生站起来提问,众人一听,有点不舒服了,原因是那位学生用了全英文提问,而且提问时间很长才说到问题点,老师听完后考虑到大家未必听懂了全部,于是用中文帮助那一位学生概括了问题后再回答,回答完了之后,老师提醒了大家:
“请大家只提问就好。”
很显然,那一位学生没有提好问,我们不论当时他站起来的那一刻是何等的勇气,不过我相信这一场的回答应该够他思考许久了。
为何大家提问都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或者说为何提问只是为了提问,而没有经过思考呢?
深入了解才发现,其实这里面的原理跟我们害怕当众讲话(演讲)是一个意思,因为在那么多人注视着你的时刻,你会极度害怕失败,忧虑他人对你提问的看法,当你提完问题之后,有人会笑话你,而正是因为这一种害怕,我们会可以提问的时候选择一种最舒服最安全也最省心的方法,那就是:
“默不作声“。
04
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减少或者降低我们提问的恐惧感呢?在跟同事、朋友深聊,并且经过自己多次验证后,我发现了一些小的技巧,同时也发现了一些规律。
这个规律就是:第二原则。
简单理解就是:谁愿意做第一个提问的人,接下来的提问会更加顺畅,也更容易引发他人提问。因为在第一个人发问的时候,那一些想提问的人也仔细观察提问的人的方法以及被提问人倾听问题时候的态度,最关系的就是身边其他人对提问人的看法。
那谁愿意做这第一个提问的人呢?我们很多时候寄希望于观众,其实应该在主讲人(组织者)身上,不管大家是否接受,在很多场合,主讲人或组织者都会安排一些“托”在现场,每当遇上沉默需要氛围的时候,就会示意“托”们开始活动,比如第一个举手提问题。
看到这里,有人会觉得很愤慨,认为这一切都是假的,是套路,但在我看来,其实是一种可以借鉴并且推广的方法,我们普通人在一个群体中,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比如每次开会,公司那几个关系要好的人总会坐在一起;每次培训,周围人提了一个问题,其他人就会附和;很多人停下来看着天空,你也会停下来看着天空。
那如何做一个会提问的人呢?答案是在问之前就先设定别人会怎么回答,如果回答的结果是你预期的,则不用问了,如果你无法预期或者不是你的预期结果,则问就好了。
这样也要求我们,在问之前,先思考值不值得问,该不该问和应该怎么问。
愿大家都能做一个会提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