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教育行业之后越来越关注教育,从小成绩就特别好,到最后没有考上自己满意的学校我一直在困惑。因为不应该是智力不够的问题,因为自己在初中的时候经常是年级上的第一名。那如果说是因为高中不够努力,仿佛也说不过去,因为看到的同伴们都花了更少的时间在功课上。所以我一直很好奇自己“失败”的原因,但我的好奇并不仅仅是因为没考到让我满意的学校,而是我认为学习这种东西是互通的,如果是我自己的学习习惯不够好,那么迁移到另外一个领域后,很有可能还是得到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结果。但好奇是最好的老师,在毕业之后,我仍然在不断的探索自身的原因,发现了很多关于学习的秘密,也分享给你听。
关于注意力这件事
首先,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对注意力的珍惜。在我做事的过程中,我是典型的花去了很多时间,却不在这些时间内专注的思考如果去提高效率的人。读书时期,我非常听话。老师布置的每个作业都做,但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多,而我的基础很不好,所以我得花去比同班同学多很多的时间去完成,熬夜、精神不够、下课没有休息。我甚至把身体弄得很差,但效果却依然见不到,甚至比不做作业的同学进步还小。原因是,我会做的题也重复做,不会做的题没时间仔细做。我擅长的学科没时间总结,不擅长的学科被老师逼着占用了大量的时间。
写到这里,你可能已经意识到了应试教育的局限性,不是我的老师不懂教育,是他压根没这么多精力在面对几十名学生的时候“因材施教“。更可悲的是我自己,竟然对我的时间没有一点规划的精神,只觉得我得把老师布置的任务学好、做好,认真的相信”跟着老师走,准没错“。所以我不会去分析我需要什么,我不会去分析我该怎么去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直到现在工作了,偶尔我还是会掉进这样的坑里。”领导布置的任务,我都好好地完成”但是我自己能力的提高呢?我并没有去思考我需要提高什么能力,也并没有花时间、精力、毅力去提高,因为我总陷入了学生时期“好学生“的影响,我眼里有活,我看得见别人需要什么去提供帮助。我被被人的需要不断地占据我的注意力与时间。
所以,好在,现在我做事之前都停一停、想一想,好在我知道了专注去做一件事情,并且获得高效回报的重要性,而这种改变,第一件事情就是,不在我脑袋实在是很累的情况下,我减少朋友圈、综艺、懒散的阅读的情况。注意,并不是说这些事情不好,只是我自己,很容易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出现随大流、低效思考的情况。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当然我也经常从这些媒体上学习到不少东西,但一旦出现幽默、轻松的剧情,我的大脑通常是停止思考的。
讲清楚注意力对学习的重要性并不容易,你需要高度集中的去训练技能、思考、与老师互动、合作等等。因为我渐渐认清楚了注意力的重要性,我也就渐渐明白了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的很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互动。线上教育往往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远方的非常优质的老师的课程,但是我们的自制力是有限的,能有多少人在听完线上课之后会按时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呢?线上教育的老师能抛出多少问题让学生们进行回答呢?如果一节课中,学生没有与老师、课堂产生足够的互动,那么这堂课是失败的,学生的吸收是低效的,因为他没有参与思考。这也是我在我课堂上不断训练自己提高的技能之一,提高我的提问能力,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可以思考的局。帮助他们去提高学习的效率。让他们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对问题的思考之上。倘若哪一节课我没有充分的带动学生的思考的话,那么这节课我上的是很差劲的效果的。
对于家长在育儿的方面是不是给我们很好的启发,其实我们在家庭教育中要谨慎直接告诉孩子的教育方式,更不要做代替的工作。家永远是孩子很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学校的老师无论如何去营造一个让孩子们利于思考的环境,如果家长到家了都是代劳、都是指令、都是道理讲述,难免孩子会养成不爱思考的习惯。这种习惯是潜移默化的。所以做之前先想一想、等一等、问一问。渐渐地我们就会越来越少地掉进注意力缺陷的坑里了。
关于我从学霸变成学渣的思考,我还不断在路上,我相信有朝一日我定能逆袭,我也相信我能对学习这件事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我会不断地在我这个简书号里更新。如果你想知道,如果你也好奇。持续地关注我吧,邀请您与我不断协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