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初心?婴儿心灵纯洁、动机端正。不挑吃穿、不挑居所。出门不在意躺板车、聚众不在意有没人搭理。不愁下一顿有没有,不忧明天会不会破产。内心清净、明朗。只追求基本、端正的刚需。饿了有吃的、渴了有喝的、冷热增减点衣服、困了可睡一觉,不然就哭咯!随时满足、随时快乐。无忧无虑、非常知足。不起妄念,不生愁苦。更没有任何言行伤人的恶念。因此,人见人爱。
什么是妄心?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当人去追求天上没有给自己注定的东西时,就是痴心起妄念,如同大海随风起巨浪。去追求实现妄念,如同巨浪上行船,不得安宁、难免翻船。人生道路上追求妄念,无论付出多少、怎么钻研,结果是一地鸡毛。如:秦始皇求长生药、雍正帝修炼仙丹。然而,是不是痴心妄念,人人都是事后诸葛亮。要做到起心动念、时时甄别,必须内心明朗、认知足够。
什么是道心?宇宙万物,依常道运行。人生抉择,随心念而动。内心保持端正、敏锐,明朗。随时判别心中升起的心念:七情六欲,还是私心杂念、或是冥冥中的指引。让心灵完美的发挥指挥中枢的作用。饿了找吃的、困了去休息、迷惑了求知、疑虑了求解。即公正待人,也端正对己。言端正之辞、行端正之为、访真知灼见。让人生道路宽敞明亮。待人接物,合乎情理。知行合一,至善圆满。
每个人出生时是完美初心。之后,跟随父母、所受教育、所言所行,会使心灵受弊、妄念增多。依冥冥中的注定,动机与言行,会大为不同。
婴儿有欲望,但是初心驾驭,内心只生正念。少有妄念。健康之身、纯洁灵魂、纯善之心。
长大后,花花世界的袭扰,加上认知增多,开始想入菲菲。吃好的、喝爽的、穿靓的、住舒服的、座豪车、娶美女、嫁富帅、婚礼要阔、宴席菜多、婚房要好、小孩要名校、工资要高、权利要大、存款要够、养老金要厚、墓地要风水好。七情六欲起,加上恶魔在未见处教唆。一念未平一念又生,纷纷扰扰。以致感慨: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事实上,国人拥有的甚过了地球上很多人。
追求妄念,而动机无恶,如小孩在餐桌上挑肥拣瘦,顶多是哭闹一场没结果,累了一下身心。追逐妄念,导致坏人坏事的恶行,这样产生的后果:使本来纯洁、明朗的心灵,被侵蚀、直至扭曲腐朽。正应善恶得报:正心减、妄心增。轻者,内心难有平静安宁。重者,变得是非不分、善恶不明。最终烂事缠身、身心俱疲、直到身死念散道消亡。
如何拨开妄念,收获道心?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知识储备够、认知维度高,才能应付广泛、复杂、多变的起心动念。在心灵做决策前,分析是否合乎情理。判断起心动念,到底是过分坏事之举,还是正心正念正当之行。修心,必修静心凝气基本功。该行动,努力行动。该止念静心,就歇心不妄动。博学才能明理、理顺才能心安。心安,是判断妄念,还是正念的标尺。
《中庸》开篇:“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各有天性,但不能完全率性而为,必须受教育。让言行举止,合乎情理。而知识教育源自何处呢?先贤老师们。他们的知识又是来自何处呢?正知正见,以及心灵所受的冥冥中指引,源头都是以受精卵造人的神明、掌握宇宙过去和未来的主宰。国人习惯称为'上天'。只是这个名字似乎没有被授权,而是老祖宗所取。也因此,与其他国家文化中的名称有明显差异。
《大学》中提到:“欲修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实际上,格物致知,是增长见识。要获得正心正念,必定要心归虔诚和敬畏。成功是靠99%的努力和1%的灵感或天赋。身边教育强调99%的努力,实际上,受那1%的天上指引,才有后面99%的努力。1%的天灾横祸,足以毁掉过去99%的努力。只愿谈99%的那部分,只想收获99%中的部分。缺乏那1%的虔诚敬畏希望之心,距离道心会越来越远。不修道心,仍会被天道地道人道驾驭和驱使。正所谓:“百姓日用而不知,故君子之道鲜矣”。《易》[系卦辞上·第三章]。各种歪理邪说、有害的知识,也在世间传承,因此,求学与修心之路充满荆棘和坎坷。跟对老师相当重要。
心灵要明朗,必须常常擦拭清洗。心灵要敏锐,必须精神能量丰满。心意端正,必须知识储备够、认知端庄。这道心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反思悔过,才能洗涤心灵。常有精神食粮,才能灵魂丰满。访师求知、高师指点,才能认知端庄。唯有历经苦楚、百折不挠、初心不改、苦尽甘来、抵制妄念,坚持正路,才能逐渐见性明心、收获道心。所处环境、所受教育、榜样的引导等众多因素促成。因此,有人端正、有人不端,有人在正路和歪路上反复徘徊。人各有命,不可能人人修道圆满。至仁主是全知者、至睿者。无法无力,全凭至仁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