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李稻葵教授所赐,忽然想到“死亡”的话题。
生死的问题一直被认定为一个哲学命题。但在我的心里,它更多的是生活和情感,死亡是情感对生活的终结。还记得以前看耶鲁大学公开课“哲学与死亡”,那位大学教授一直试图告诉并且说服他的学生们,死亡并不是一件坏事,恰恰相反它可能还是一件好事,不过我只看了几集,有些惭愧。
让年轻人去试图理解这个问题是很困难的,因为他们体验的死亡都是别人的。看到一个原先活着的人倒下了,没有了呼吸和心跳,之后肉体的温度也失去,最终尸体也随着腐烂。对于还处于青年期的学生,厌恶生命的衰落与消亡是本能、自然的惯性。哪怕不畏惧死亡的人也会感到不适、心有不快乐,甚至有点兔死狐悲的不安与忧虑。
大家一直以来对死亡的恐惧,并非来源于自己对死亡的体验,而是看到或听过别人生命的凋零。我们无论怎么阅历别人的死亡,那终究也是别人的。我们所看到的,终究也只是死亡的外表。
让我们先谈一下人的生命在最后时刻的“主动和临床死亡”:首先失去各种自然欲望和感官体验,不再感到口渴、饥饿,变得抑郁和焦虑。视线、听觉和触觉都会随着消失。呼吸会因为液体在喉咙的积累而发出“死亡喉音”。这通常让旁观者感到对方十分的痛苦,至少远比实际上来得多。而生物学的死亡则是从大脑开始,并且不可挽回。
在濒临死亡中大多数人会出现幻觉,梦见祥和又平静的世界,并且不再害怕自己身体的变化。在死亡越发接近时,态度也越发积极和乐观。你有可能会像电影里一样,经历一场“人生的回放”。总之你的身体会让你在死亡的时刻尽可能地保持宁静和幸福,帮你最大程度克服恐惧,促使你安详地离去。原先围绕你的繁琐、聒噪都消失在脑海里,生命消失,并且不知所踪。
不知道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会不会感受到痛苦,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这要取决于他们当时所处的境遇,若是被害致死,前期的痛苦必然是难免的;若是自然凋零,你的身体已经为死亡已经做足了准备。
一个人活到了80岁,90岁,活到生活已经举不起波澜。选择不再与世纠缠,回归自然的世界中去,未必不是对人生的另一种诠释。死亡是很多活到头生者的生愿,旁观者至少不要阻止,也是对枯木之年老人最后的尊重。
所有被病痛折磨已经确认无法有效救治的患者,到了自然死亡年龄的老人。自愿结束自己的生命,对他们而言这既是一种解脱,也是对自己人生的选取。
行将就木之人对生死的看法全然都已经没有了波动。我确幸采访过几位80、90岁的老人,问出去的话,也有些莽撞,但得到的回答却惊人的相同:“不会考虑什么时候会死,已经活这么大了,什么时候都一样,只想在活着的时候,过好现在的每一天”。
把这句含义引申出来就会发现,她们在乎是如何在当下快乐地活着,而不是以后还能活多久。在最后的岁月里能不能多活一天两天,已经失去的太多的意义。反而如何在仅有的时光中留下美好回忆,才是最值得商榷。
让生者拥有自缢的权利,是对生而为人最起码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