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没睡醒,早上出门就摔了一大跤。隔着不算薄的打底裤,还是把膝盖擦破了一大块。这多灾多难的膝盖跟着我真是受尽了苦楚:我年幼时基本半年一摔,初中到高中保持着一年一摔的良好记录,直到大学才稍微好些——也摔,但是由于技艺精湛,掌握了方向和角度,不至于鲜血淋淋。大学室友还给我起了一个“出门必摔”的“美称”。
好久没摔伤了,由于是上班路上摔伤的,一时间也没有处理。等到我买好创可贴,伤口已与打底裤摩擦许久,处理之时疼得我龇牙咧嘴。于是,我给母亲大人发微信诉苦:你的宝贝儿摔了一跤,痛死了!
我妈:你倒是有几年没摔了。
我:?????
我妈这个人吧,对于我的诉苦,向来秉承着“先分析你的不对,再凑合哄哄你”的无良原则。先说了一些“你得运动,加强锻炼,增强平衡感”“说了多少遍了,走路不要看手机”等等,末了以一句“周末给你做好吃的”分分钟把我治的服服帖帖。这就是我妈啊!
高中,我在外地念书,半年才能回一次家。在班里、宿舍受了委屈,给母亲大人打电话哭诉,她总是先数落一遍我的不对,还没等到她哄我,我“哇哇”哭着就把电话挂了。转脸就跟我舅舅(母亲大人她亲弟弟)告状去,内容包括“我受了委屈+我妈居然还说我”!舅舅就很平易近人地满足了我“被安慰”的小愿望。但我也是个很奇怪的人,虽然知道每次母亲都会批斗我,我每次还是义无反顾地先跟她哭诉,然后被骂,然后告状。
到了大学,我逐渐成为了一个情绪较稳定的成年人。那天也是崴了脚,我给我妈发微信,“妈妈,我又摔了TAT”。
我妈:还能摔,说明你上次摔的还不够疼。
我当时就怒了:妈妈,你是我妈诶,为什么每次你就不能哄哄我!
我妈:哄你有用么?哄你下次就不摔了?就是因为我是你妈,我才要跟你讲道理,让你明白对错,让你下次不要再摔。
我嗷嗷大哭。
最后,她说:行了,晚上早点回来,给你做好吃的。
我又何尝不知道我妈说的是对的,所以哪怕她每次都说我,我还是愿意什么委屈都跟她说;她也不怕我生气,反正怎么都是一顿饭就能哄好的傻闺女。
那天我下了班一瘸一拐地回到家。我妈看到我,笑眯眯地喊:呦,小瘸子!
我瞪她。
她继续笑眯眯地:小胖瘸子!
我翻了个白眼。
接着,她掏出了一袋包装精致的东坡肉。
我翻了一半的白眼立刻翻回来。
好家伙,从小到大,这人也只会用吃的忽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