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选择

重点:
1,心流
2,甜食供给
3,自我损耗

人的思考,受双重人格,即系统1和系统2的相互制约。人思考时,也就是面临着选择,A还是B。这种选择可是趋于自动/被动的,也可以趋于主动的。

自动的,如跑步时思考一件事情,跑速越快,思考速度就会变得越慢。
主动的,当我们需要沉思时,会缓慢甚至停住外在所有分心的动作,沉浸入一个让自己忘却时间,忘却自身存在的世界,集中精神。

当我们需要系统2参与更多的机会时,除了不断注入更多的专注的精力到系统2,以支持它开足马力前进,还需要营养上的精力——糖分,否则,这种自我控制能力会因为自身“懒惰”的基因操控的系统1反转,而变成自我损耗——即不愿意痛苦。这种反压抑自己的力量往往强大,以至于难以战胜自己。

比如,当我看这一则时,就已经被外在因素——手机中断了好几次,休闲的诱惑太大了,我不得不打开音箱,放弃舒缓的钢琴曲让自己重新进入正轨。

惰性的系统1除了让我们无法专心,也会让我们凭直觉去感观事物,即使可能是错误的,我们也愿意去相信这是真的。我们会受他人判断影响,不是我们系统2中的两个成分之一:智力单独造成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理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