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笛卡尔通过对于我思的存在的置疑本身基于我思作为我思,证明我思的存在。他也仅仅能够证明我思的存在,而并不涉及任何我思进一步经验的内容作为命题的真。
试图从我思的存在推进到思想的真,这一步还是无从着手的。笛卡尔试图把我思的存在作为观念的真理性的最初的一块基石,并且作为入口。前者成立,后者不成立。
2审美属于信念。信念是意见么?
意见和知识相对,基于真假的可断。但是信念在于那样一些理念,其真是无从判断的。或者说,一切可判断真假的观点,都不算信念。
求真是信念。存在真假,和选择真,是两码事。信念高于真理。它处理更大范围或更宽领域的统一问题。带来一种风格,人格,看待世界的眼光。
w的不可说,在于真假的不可断。审美、信念,不是理解的产物和对象。语言基于文化可以理解。但是信念触及的不是文化的遵从规则,而是遵从规则的根据的东西。原因的原因不是原因。理解时,遵从规则而不做判断。信念不是用于理解的东西,而是用于践行的东西。
基于给出数列写出下一位的游戏,可以看到其遵从规则的并非确定性而是开放性。对诉诸理解的语言游戏,因遵从规则的非确定性而不可理解。那个意图这里存在解释的随意空间。语言游戏的含义没法确定。
对于做出来的东西,基于不同的遵从规则,存在可以解释的连贯的不同下一步。这导致伦理命题的不可说。它并非唯一真理。
各种宗教,都属于信念。各自解释这个世界。
3a dream
遇到lw 谈w关于不可说。很多东西都通的。后来他去听某个欧陆派的课,但是讲的是佛经。一个大屋子里 一个角落几个人席地而坐。我边上蹭个位置坐下。老师说今天人数似乎不同。我起来解释不是他学生,刚好在这里,来听讲。他欢迎。发的几个陈旧的小本子,佛经。没听闻过的书名。但是他讲起来,又是关于那不可说的内容,全联起来了。
4结果上必然的要看作本体的逻辑上相联系的配置。
5认识到昨天已逝,还要认识到当下的也都在过去。并且,当下不在于过去,我不是作为单纯的观察者,而是作为主导者造成当下的改变的发生。这里不是预测,而是实践所带来的时间。
汇入变化的洪流,又其中生命的河流,来看待眼下的一切。在其中见其所去。脱离这置身其中的河流单就事物看待其自身,是悬空的,不可见其未来。
未来和现在和过去融汇于同一条生命之河里,相互贯通。离开这背景,现象本身是盲目的无目的,无所述说
6什么是反思?对于目的本身作为整体的理念的求真,提出给出根据的要求。反思是基于理念更进一步,求真的一步。而哲学的逻辑,在于分析和揭示求真中共性的形式部分。日常经验的反思,则是基于逻辑的运用审视意见的真假。用真重塑理念 或思想
反思是对于目的本身的真或合理性的审视。是基于目的向上向上的判断,而非着眼于后于目的的规定性的理智
7对于给出目的的向下怎么做的规定的理智运思不是反思。反思在于对给出来的目的的东西向上审视其真假,以求真为目的。逻辑则是求真中分析命题的揭示,通过共性的分析。
但是分析命题以分析的方法获得么?语言游戏的语法考察,对语言游戏处处存在的语法考察的存在来给出。这里,基于语言所表示的意识本身,而非狭义上的语言,就其所指而言都要受到语法考察的审视。
运算是基于给出逻辑的向下运用。哲学的逻辑在于从事实中基于分析,探究其原因的逻辑。在这里,逻辑还是一个x。而这逻辑的分析中,所使用的分析的方法中所有方法所共同基于的共性,作为先天逻辑的东西,就是辩证法。
在这里,辩证法不是作为逻辑的运用的计算。计算从不考虑世界中多和一的关系。而辩证法的运用始终着眼于多和一的关系,基于自身审视整体的统一来处理多和一的关系,它是具体关系的认识得以可能的那个前提的眼光。基于这求一的眼光归纳出来多和一的关系中若干共性,它们称为逻辑或范畴,视为先天的。
8持仓关,在于结果的确定性,以及对于波动和意外风险的承受能力。承受能力不是要求自身非理性的顽固,而是基于理性的状态之下更少出现不可接受的东西。
理性基于对人性的认知和接受,以其为构思的实在的基底 质料性。理性则是相对于质料的形式,也是人生而有之的先天的部分。
理性在于对于人性的承接,从而设定一条基于人性实然的认知所划下的一条路径来。因为人性作为事当临头处于生存的欲望和恐惧大概率或必然受其所驱使的情况,它作为支配和驱动人的内在状态。理性并非完全承接欲望和恐惧的存在,不然就只有它们而无理性了。理性要求对它们基于知识有所辖制。而欲望和恐惧之间,又以对于欲望的节制为先。对于欲望和恐惧的交替之间,欲望的冲动作为因,其后的恶果的恐惧不得不接受。要从因处着眼,有所节制,对于恶果的尽量避免从而避免恐惧的驱动。而如果在判断本身里含有了恐惧,它也作为因的东西,需要知识或理性的节制,从而避免必然的或大概率的恶果。从而截断从认知上的无知的恐惧到结果上自证恶果的恐惧的链条。
9“适者生存”基于不同语法有不同的含义。这是一种。
以为语词只有一种语法一种含义,是偏见。联系于一个整体的考虑里,语言才明示其含义。
这为自己作伦理判断留下了空间。它还没有沦于文化制度的传统的窠臼和桎梏。不可说,是对于承担起自身去作出判断的责任的留白,这责任不可托付于外。理念的求真向善总是向上的一步,探索自身审视整体的统一探索未知的一步。就一种相对的真而言,判断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