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长一小,一曲一翁”

“一长一小,一曲一翁”

文/竹溪云山

白居易是位多产作家,在唐代诗人中首屈一指。

据统计,李白流传下来的诗歌共有约1010首,存于《李白全集》。

杜甫流传下来的诗歌约有1500首,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据《中国古代文学》统计,白居易流传下来的诗歌约有3840多首。

白居易少年天成,十五六岁谒见诗界前辈顾况,呈上《赋得古原草送别》,其中的名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得到高度赞赏与传诵。

“一长”,指《长恨歌》,共有840字。

本诗写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一年的冬天,白居易和诗人正任屋、陈鸿、王质游仙游寺,经王提议,与陈鸿相约将当时正在民间流传的关于玄宗和宠妃的爱情故事写成作品,陈写成《长恨歌传》,白写了这首诗。

帝王是政治动物,但也有人之常情,唐玄宗这多情与浪漫的李三郎与杨贵妃的黄昏恋,堪称帝王情爱的典范,但所谓坚贞的爱情终敌不过爱美人更爱江山。

中国古代男人,往往把亡国的责任推到女人身上,所谓“红颜祸水”,但大唐的一位大才子罗隐却说了公道话:

《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罗隐是以写《蜂》出名的: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腹有诗书气自华”,但罗隐的长像实在没有女人缘,据说对他钦慕已久的宰相千金见了他之后,果断撕掉曾经收藏他的所有诗文,然后拉黑,再无来往,在《旧五代史·梁书·罗隐传》中有所记载:

“隐虽负文称,然貌古而陋。畋女幼有文性,尝览隐诗卷,讽诵不已,畋疑其女有慕才之意。一日,隐至第,郑女垂帘而窥之,自是绝不咏其诗”。

《长恨歌》以宛转动人,缠绵悱恻而打动人心,留下许多千古流传的金句:

天生丽质难自弃。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一小”,指《问刘十九》,刘十九,排行十九,是白居易挚友刘禹锡的堂兄刘禹铜。

刘禹锡写给白居易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也留下千古名句: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如果说《长恨歌》洋洋840字,是华丽哀愁的一席织锦,《问刘十九》区区20字,是人淡如菊的一朵温馨小花,隆冬里的温暖如春,零距离的围炉交心,更为人们所喜欢。

“一曲”,指《琵琶行》,以感同身受的诗眼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令人扼腕长叹。

除此外,对音乐出神入化的描写也十分的“人间能得几回闻”: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莫不令人身临其境,拍案叫绝,酣畅淋漓,神思妙喻,鲜有继者,差可比拟者,刘鄂《老残游记》第二回 :

“王小玉便启朱唇,发皓齿,唱了几句书儿。声音初不甚大,只觉入耳有说不出来的妙境: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唱了十数句之后,渐渐的越唱越高,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

但意境和音韵之美,与《琵琶行》不可相提并论。

“一翁”,指《卖炭翁》,因入中学语文课本而家喻户晓,如果说《琵琶行》是激荡悱恻的命运交响曲,《卖炭翁》便是浅白入心的咏叹调。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勾勒出卖炭老人的辛酸、贫困与衰老;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刻画老人令人落泪的内心世界。

中国古诗,有风花雪夜,慷慨燕歌,也有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常流诸笔端,除“卖炭翁”,还有如:

《蚕妇 》宋 · 张俞

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

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陶者 》宋 · 梅尧臣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

写《长恨歌》的白居易伟大,同样有一个人,也值得我们的尊敬与钦佩,他就是唐代第十六位皇帝李忱。

李忱很看重和欣赏白居易,当上宣宗皇帝后,在决定宰相人选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白居易,但是在他下令中书舍人准备草拟诏书时,这才有太监告诉他曾经当过刑部侍郎的白居易,已经于会昌六年八月十四日在洛阳去世了。

唐宣宗很难过,写下了著名的《吊白居易》的七律诗,写这诗需要巨大的勇气,《长恨歌》虽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表示同情与讴歌,但总体基调上是一种讽喻,做为大唐继任者的唐宣宗不为祖先萦怀与避讳,十分难能可贵。

《吊白居易》唐宣宗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

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

对白居易一生的文学创作做了最好的总结,

“一度思卿一怆然”,表达了对白居易的深切怀念,感人至深。

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元好问对白居易的文学成就也做了崇高的评价:

“并州未是风流域,五百年中一乐天”。

在《论诗三十首》“一语天然万古新”句下,元好问自注指:“陶渊明,晋之白乐天。”

一2019.8.22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白居易诗全集(J1) 「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 云雨三年别,风波万里行。愁来正萧索,况见古人名。 「集贤池答侍中问」...
    汉唐雄风阅读 9,288评论 1 12
  • 侠士焉谈“明智” 袖中找匕首,买自徐夫人。玉匣闭霜雪,经燕复历秦。自古燕赵多小时,义为士所欲,故有可以比患者而不为...
    分母阅读 248评论 0 1
  • 回老家,爸爸在他的小园子中种下了夏末初秋吃的黄瓜。我想起我们单位的花坛是空的,杂草丛生,也可以收拾...
    流动的温暖阅读 370评论 0 1
  • 向Apple网页学习ppt设计,要有,向苍老师学习啪啪技术一样的态度,认真,坚持! 上,原图: 图片+文字模式,中...
    闻知阅读 218评论 0 1
  • 现实?幻想?破灭? 现实的我也许是那样的平凡,枯燥。但当我出神时,自己总是在读取过去所“存档” ...
    银染阅读 530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