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处典型的三面环山的小山村。东、西、北三面都被小土丘所拱卫,虽然山不高但常年被青翠松树所覆盖,四季郁郁葱葱,也不啻为风景宜人的宜居之地。特别是西北边的小山岭能够抵挡冬季西伯利亚寒冷气流侵袭,这一地貌让小山村冬日温暖了许多;南面一马平川,夏季六七里之外黄海温湿气流不时吹拂到此,又让小山村凉爽宜人。人们都唤它为兴邑村。
邑,自古都指城镇的意思。兴邑当为兴旺的城市讲。可见,古来人们都对这块土地都抱有不小的期许。但自始至终人们在此繁衍生息未能见其有骄人变化,应怪后辈平平未能实现先人的厚望。
孟航就是土生土长的本村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孟航已经二十岁了,高考失利一气之下便回乡当了农民。那个年代人们都羡慕能够拥有一份体面的吃商品粮的工作,拥有国家户口。学子们十年寒窗苦读皆奔这一目标而去。孟航也不例外,那时人们都称考入高等学府者为天之佼子。但并非人人都能如愿,孟航就是那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
回村之后当然孟航也有几天逍遥自在的日子,接着就不得不对今后人生进行仔细的思考。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单调无聊生活他肯定不能接受,一时想找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又谈何容易。无独有偶,他的老伯和叔伯哥哥都是耍手艺的木匠师傅,他便跟随其伯父学木工手艺。
学做打家具的木工,一般工作轻松,各种木工工具使用得也比较娴熟,也能守家守业,不必四处奔波,但唯一不足之处,赚钱不多,活少。孟航从事的木匠活,却是从事修造鱼船的活计。此活有其优势之处,那就是来钱快。不利之处也不少,需要四处奔波,那个船厂有活就奔赴那里,有时需离家百里之外;最让其不能接受的是,技术性不高,多为纯体力活,对身体强壮依赖大。恰恰这方面是孟航弱处,自小其身体比较瘦弱,这的确对他是一种现实考验。
起初,也确实难为这位刚毕业的高中生。每每抬起几百斤木板与圆木,别人气定神闲腰杆笔挺,孟航却腰身佝偻,头快要钻进两腿间。起先孟航的体质确实不争气,自己也有打退堂鼓的想法,但最终还被那到手的钱吸引住。一只木船交付后,多则半年,少则三两个月,几千元就到手。那年头,可不比现在,一个国家正式职工一年也挣不来一千元钱的。
也应该承认,孟航还是有一定毅力。手上的水泡磨成了血泡;由于使用工具不得要领,不是手被割破,就是腿被砍伤。但经过半年多的历练,他体质强壮了不少,抬起圆木与木板已经能够行动自如;修船所有技术活也了然于胸,样样件件都能拿得起放得下,俨然已经成为一位可以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当然所有这一切进步,得益于几年的学业。毕竟高中生,只要体力能够跟得上,其它技术性活,一点就通。
正当孟航准备在这条挣钱路一直走下去的时候,有一件事情让其瞬间打消了这一念头。农村人吗,通常结婚比较早,孟航也到了找对象准备成家年岁了。孟航小伙子,除了较消瘦一些外,应该还算不错的年轻后生。不少亲戚朋友纷纷帮助说媒拉纤,介绍对象,但他都感觉不合适。他相中同村一位小学同学,他们还曾经是同桌。
姑娘叫王娟,与孟航同岁。出生本村,但却在外地长大。王娟长得白净,肌肤细腻,头发天生卷曲,远近少有的漂亮迷人姑娘。只是文化程度不高,小学未比较就辍学,在村里一个私人貂厂养貂。孟航的母亲托人说媒,姑娘没有看上他,婉言推脱了。这件事对孟航打击挺大的,他觉得在农村还是难以找到自己的归属感。一个高中生,还让一个小学生挑三拣四真得颜面无存。他立志走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人生路。
此时,正值孟航高中毕业一年有余。村里正动员适龄青年应征入伍,孟航眼前一亮决定响应上级号召入伍参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戴上大红花登上汽车时,同村一起入伍的同乡都带着足够的吃食、衣物,而孟航却肩背所有的高中书籍。他自被批准入伍那一刻起,他就立志在军营里实现人生的价值。
可能孟航的真诚感动了上苍,赢得了上天的眷顾。他所到的部队是一处军区后勤仓库,属小散远单位,训练任务少,工作清闲,有大把大把闲暇时候可以用来复习备考军校。军营驾驶班最外侧一间闲置空房里,每夜都熄灯很晚。灯下,可见孟航一人专心致志复习备考的身影。
真是天道酬,功夫不负苦心人,入伍第二年孟航就以优异成绩考入军队的一所培养初级干部的学院。孟航感觉处处充满了阳光,浑身有使不完力气。他庆幸自己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终于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
家乡亲人得知自己考入军校的消息更是高兴得不得了。登门说媒提亲者络绎不绝,往日嫌弃家贫者也重新登门,也包括孟航曾经相中的那位同村姑娘。再也不用不准备在同村找对象的说词来搪塞他了,表示愿意喜结连理。孟航道不是那种眼光高的人,但他看不上那些有势力眼之人。但他也要感谢那位姑娘,让他勇敢走出家门,最终找回了自信,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确实人生有许多不确定因素,每个人都有许多潜力有待于挖掘。如果认命,只能碌碌无为听天由命;只有拼搏,才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人生谁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哪块土地、哪一条河,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能够走多远、要爬多少坡,要记住敢想敢干就可能成就不一样的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