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历史的复杂!
比所有的历史书以及我们能够接触到的物质和非物质遗产的总和,要丰富且复杂!
如今,就又有了实证。
我的一篇小文,纪念戎老师的,描述的只是他人生一个瞬间。我肯定知道,人们会从我的文字里,感受到一种我希望传递出的历史的颤栗!
但是我却没有想到,我的输出,很快收到强电波的回应。叫我知道,戎老师瘦削的身体,却承载了近百年波澜壮阔历史浪潮的侵蚀密码。
郭丛漪女士是滕县一中晚我们几届的同学,也是以女儿身份陪伴了戎老师安享了晚年的见证者。她告诉我说:戎老师退休定居青岛以后,因为身体原因,绝然戒了烟,但是每顿饭依然可以喝一点酒。戎老师一边喝着酒,一边自说自话一样,回忆自己的前半生沉浮,表达一些经验教训和感慨。其实,他知道身边的女孩是忠实听众。
从郭女士的讲述中知道,戎老师祖籍浙江慈溪,家境颇殷实。父亲从事铁路技术工作,1926年被派往河南三门峡。当年底,为了给即将出生的孩子一个好的出生环境,又来到黄河北的山西平陆。戎老师1926年12月出生于平陆。
18岁时,要报考当时已迁往重庆的上海交通大学,却因路途遥远误了考期,只好进入香港首任特首董的父亲的船务公司。后又考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并于1954年毕业,被分配到鲁南济宁一中,为了回南方乘车方便,主动申请,1955年到了滕县一中。
三年后,于1958年落难。历经了两段计二十年的劳教和监狱生活。
“别看他个子小,身体却很好,能喝酒,能出力;干起活来一般人比不过,尤其是又有文化。所以在监狱里,犯人和管教都另眼看他!”
如果不是郭丛漪女士介绍,我,怎么也想不到,在学生的眼里瘦削又略微木讷的戎老师,能够凭借出力干活而获得了那些人的尊重!
今天刚旅游回来晚了,就写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