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小雪
老姑离家出走了,她打电话来说,自己实在是忍受不了表弟的无所作为。她声泪俱下地哭诉,自己都说破了嘴皮,可是表弟不但不醒悟,反倒很反感,甚至扬言以后不叫她管,真是打不得骂不得,肺都气炸了,这种在家“啃老”的行为,她觉得很失望。
表弟已经在家赋闲两个多月了,一直没有找工作,整天和他那些小兄弟胡吃海塞,上网打游戏,无所事事的样子,这期间帮我提过几次货,我们聊过,他其实还是挺有想法的,只是老姑认为他这样下去,生怕他萎靡不振,最后连个女友也找不到。
我知道当父母的都希望儿女有所作为,老姑是有点着急了,她是事业心很强的人,最看不过的就是年轻人不思进取。
其实远没有她想到那么糟,现在的年轻人在家里啃老的真是很多,表弟以前做小生意,也起早贪晚地付出,他不是吃不了苦的孩子,虽然他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他不甘心凭力气吃饭,励志要改变自己,要靠脑袋吃饭。
老姑却觉得他整天关在屋里想,不是等于闭门造车吗?实干才能出真知,不去实践哪来的经验,不去溜溜,谁知道“道上”是骡子是马呢?
这个说法我是赞同的,可是现在许多人眼高手低,不愿意挣小钱,但是大钱却又不知道该从哪里挣,这才有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
网上对于“啃老”一次的解释很形象,“一直无业,二老啃光,三餐饱食,四肢无力,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分任性,八方逍遥,九(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并且还分为“追求梦想型、丧失自信型、自闭型和家庭溺爱型。”看来对于这个啃老,真是多元化、细分化到了极致。
暂且不去探究这些有没有实际的意义,但是却看出来“啃老”现象却是为人们不耻。
其实表弟这段时间没有工作,不是真的想要放弃,只是等待时机,现在年轻人像他那么努力的就很不错了,更有一年到头不出门的宅男,在家里“啃老”的大有人在。
一个叔伯舅舅,另一个表弟,没学历没技术,没文化,没有社会经验,一开始学理发,没有多久,父母觉得面子过不去,就不叫学了,后来又想学修车,可是父母觉得太脏,太累,又放弃了,几经折腾,最后就干脆待在家里,什么也不干了,父母一个上班,一个看店,他就绻在家里整天上网打游戏,也不帮忙照顾店面,整天日复一日这样浑浑噩噩,这样的“啃老”真是“啃”,不知道父母还要娇惯他到何年何月,才能叫他有自己的人生担当。
姑姑是一个事业型的人,她觉得表弟只要一天不工作,就算是“啃老”,这个有点太言过其实了,有她这样的母亲督促,想来表弟是“啃”不着的,她说自己当年这个年纪都“打食”(自力更生)了。
是啊,孩子是该离开父母的庇护,可是有多少父母一面责备孩子不争气,却又扮演者娇纵的戏码,任孩子无休止沉沦呢?现在能帮TA,可是以后呢,当帮不动时,还要替TA代劳吗?
每个人都在成长中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没有独立,怎么能扛起来担子,未来属于自己,属于奋力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