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了,准备入睡。突然见朋友圈有人发来几幅杭州西湖的照片,下边标着小字,断桥残雪。
细看,怎么也没找到断桥,更无残雪的影子。倒是一湖春水,碧波荡漾,漂一小舟,文友凝思独守。远处草木葳蕤,又有夕阳浸湖,波光粼粼。黄昏、扁舟、西湖、美女,构成一幅绮丽的美图。正欣赏着,又过来一段文字:
我只是被西湖的景美哭了[捂脸]
今天一个人坐船,船夫说必须得跟领导汇报一下,我说为什么?他说春天到了,许多人总跳西湖,规定一个人坐船得汇报。[捂脸]
我没多想,随手回道:
能被西湖之美哭的人,心湖一定比西湖更美。粗糙人看不到,所以必须给领导汇报。
文友回道,[捂脸]他一直说,西湖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我说,不懂何意?笨!
文友道,船家有诗意,每天看夕阳落下西湖,最美的景他尽收眼底。[愉快]
我大悟说,懂了!夕阳下的西湖最美,无限美,我在一首诗也写过,至美春江花月夜,恋人从来约黄昏。
[偷笑]呵呵,今天明月当空,我还说月上柳梢头,只是没有人约黄昏后。[捂脸]
由于中间隔时较长,已近深夜一点,确实不便再回什么。
只是,一时,难以入睡。想到船家,一直在说,西湖无限美,只是近黄昏。想他必是感慨万千。夕阳下的西湖肯定魅力非凡,楚楚动人。然而,他苦于无词表达。只是记得那一句老词里,有夕阳,黄昏,无限美这些词,管不了它们是怎样排列了,只把西湖加进去,便言不达意地一遍又一遍念叨。
我听了不懂,文友身临其境,立刻就能理解。现在我想,在那船家的心里,一定是最完美无缺的表达了!所以说,船家有诗意,最是不差。
有此还可以断定,船家定是五六十岁的人了,西湖老客是也。
信马由缰地写到这里,也不知这是要写啥,该往哪里去,只想轻松一点,舒缓一点,随意一点。
为什么夕阳下的西湖那样美,能把柔婉的女子美哭?能把苍桑的汉子美的言不达意也要一遍遍去表白?为什么唐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成为千古绝唱?为什么古人,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为什么城市的街灯下走过的女人都是那么美,男人都是那么帅?为什么乡村夜戏要比白天的戏抢眼?为什么每个人对初恋都是那么炫目迷离难以忘怀?
两个字,是因为“朦胧”。世间很多事物,都是在朦胧中充满美感,在神秘中充满诱惑。我曾写过几句:
月光朦胧照美人
日光之下无帅哥
至美春江花月夜
恋人从来约黄昏
太阳虽美,不能正面直视,人心虽善,不能究其太深。友谊,爱情,亲情,包括做人做事都一样,不能太认真。白天到夜晚,是渐渐变黑的,清晨又是在夜里悄悄来临的,没有黑白分明,都是在朦胧中交替。
朦胧中有舒缓,朦胧中有轻松,朦胧中有趣味,朦胧中有快意,朦胧中有向往。难怪郑板桥说,难得糊涂。糊涂也是一种蒙胧。
闲扯至此,打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