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才舒。
本学期我市高中各学科市级大型教研活动(简称市级大教研)已经开展一个多月了。
截至目前,已经完成了针对市直高中学校和部分县区高中学校的教学视导工作。
谈到教学视导,其主要内容就是针对全市各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高考各学科的课堂教学、高考备考、教师备考准备和学生作业批改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
这些检查其对象是随机的:要求全市各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提供全校所有教师的配课表,我们市级高中各学科团队随机指定授课教师进行随堂、推门听课,重在检查全市各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常规课堂教学背景下高考备考与教学管理工作。
截至目前,根据教学视导内容,针对各省级示范性高中学校课堂教学、教师备课笔记、学生作业批改、高考备考方案等各方面的内容检查结果的分析,我们高中历史学科团队感触深刻,值得总结与借鉴的地方多多。
从今天起,我们将与大家分享截至目前全市高中历史学科大教研的感悟,今天首先分享的是全市大教研教师备课准备方面的感悟与思考。
谈及备课,感受最深的就是备课钻研不够深刻。
我们知道,作为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基础和前提。
从一个教师的备课笔记的字迹书写、笔记内容的展示和课后的教学反思等方面,基本上可以看出一个教师对待教学工作的态度、教学的成效甚至教师专业成长的空间……
应该说,绝大部分教师的备课笔记书写是规范、认真的,课标要求、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方法、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等内容得到详细的展示,符合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备课要求,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是,仍然有少量教师特别是部分老教师路径依赖严重,对于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的钻研不够,主观上严重依赖过去的经验。
比如说,对于备课笔记的书写仍然采用“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应该说,当前三新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进一步深化,是面对学生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所必须具备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对于历史学科来说,就是五大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
可以说,这五大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是教师备课的前提和保障。
然而,仍然有少数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拒绝接受新理念、新要求,坚守已经明显不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理念,与当前的教学改革要求相去甚远。
除了主观上钻研不够外,客观上强调工作繁忙,与教学无关杂事多,没有时间钻研教材。
其实,作为教师,自觉钻研教材、研读新课标是最基本的要求,必须花费一定时间仔细研读课标,明确教学目标与要求,认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素养培养要求备课,才能紧跟时代要求,确保备课与上课符合三新背景下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
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反思备课内容并对备课笔记进行补充与完善,用红笔将反思与补充、完善的内容书写在备课笔记的旁边相应位置。
这样做一方面完善了备课笔记的内容,另一方面则为后续积累教学经验、撰写教学经验总结甚至教学论文积累良好的素材。
对此,您有什么意见和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评论与分享。
好的,今天我们市级高中历史学科团队对于本学期市级教学视导备课方面的感悟与思考就与大家分享到这里。
明天,我们将分享本学期高中历史大教研学生作业检查与批改方面的感悟与思考。
欢迎您明天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