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古时称临邛,距成都82公里,文君井就在临邛镇里仁街上,面积6500平方米,相传为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垆卖酒之处。
6月8日,我们一行8人在兄弟的引导下走进了文君井。
“文君井”郭沫若的字迹悬于大门上。
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司马相如的《凤求凰》,大胆直接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为之倾心,不顾父亲的反对与深爱的人私奔。
琴台
走进大门左转,随假山拱起的门洞而出便是当时司马相如抚琴的——琴台。一石雕刻作了琴台说明,一水上楼阁摆了石制的凤凰琴,有游客轻抚石琴有模有样地品味着当年的司马相如。
文君井
转过琴台便来到文君井。井被钢条封了起来,四周也被石条拦隔,只能远观。它是西汉大文学家司马相如与临邛才女卓文君爱情的见证。
西汉司马相如是成都一穷书生,一次应临邛县令王吉的邀请到临邛首富、大盐商卓王孙家做客,席间,司马相如抚琴演奏了一曲《凤求凰》。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一向钦慕司马相如的才华,听了司马相如的演奏后,很是感动,决心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与司马相如私奔到成都。后因生活无着,又回到临邛镇里仁街开酒店谋生,迫使卓王孙出钱让他们回成都定居,也就承认了他们的婚姻。因此,临邛镇“相如涤器、文君当垆”的故事便传为千古佳话。
据说卓文君取水煮酒的这口水井被称为“文君井”。在井台附近的纪念性建筑有琴台、文君梳妆台、当垆亭、酒肆、听雨轩等。
文君当垆
园中讲述的故事
楼阁、小桥、竹林掩映在园中更显幽静
文物不加强保护和发展,只能被破坏和遗忘掉。邛崃人利用这段美好的爱情故事,将保护和开发很好地结合起来。园内开了茶社,游客在游览的同时还可以三朋两友坐下来喝喝茶、聊聊天,听听那来自2000多年的美好传说。
喝茶打牌是很休闲的方式
大树下面好乘凉
喝着盖碗茶听兄弟讲“文君井”的故事
盖碗茶,让我回到那个年代。茶特经泡,茉莉花香沁人心脾,左手端住茶碗底,右于握住茶盖轻轻将茶水中漂浮的花叶荡开,口中吹着气,一气喝成这样两三次,嘴对着茶碗边呷上几口,瞬间香味在口中荡漾开来,慢慢地慢慢地吞下嘴中的茶水,回忆就泛上了思绪,人就在竹椅上眯着眼开始了久违的享受。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这段爱情故事被后人传唱了多年,但后来司马相如的变心,卓文君为此而作的《白头吟》又有多少个中曲折让人感怀,唏嘘不已。
如果你想了解这段爱情,想找一个喝着茶、聊着天的休闲之地,就来邛崃吧,让历史陪着我们走进“文君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