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来自特级教师王树华。
下午和同事一起去扬州新东方外国语学校听了一节王老师的课,紧接着是一个关于《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必然选择》的讲座。
王老师讲了很多,我也记了不少,其中提到一句:我们和学生一起已没有什么优势。
我把这句话记在本子上,下面加了个横线,脑子里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正如王老师所言,现在的学生,在信息的长河中一路成长,电子设备比我们研究得透彻,思想更开放,思维比我们开阔,王老师提到了魔方,我是深有体会的。
上学期,我和儿子一起去听了一节亲子魔方课,我发现在这方面的学习能力已经不如孩子了,也就是说我们的思维似乎已过了跳跃性阶段了。
我们上学的时候,老师提一个问题,要么如同石沉大海,要么在课外辅导书上都能找到答案,无外乎划分段落,归纳段意,点明中心思想……
我们是在“说什么,就是什么”中长大的人,而他们却时时要问“为什么,我要参与”,说他们太自我,也不完全准确,这个时代需要批判,需要质疑,甚至需要一些精神。
所以,现在的孩子的表现欲惊人,课堂上也常常不按常理出牌,状况不断,如果老师还墨守成规,还停留在过去死记教案的阶段,恐怕是很难激起层层浪花的。
讲一篇游记,可能老师还需要查资料找图片,而我们的孩子已身临其境,去过此地一游了。
甚至,老师可能一辈子没出过国门,而我们的孩子有些都去过好几个国家了。他们的见识在有些方面早已超越了老师。
有些问题,学生去问百度可能比问老师更省事,更有说服力。
……
是不是意味着,我们老师渐渐失去了权威?老师这个职业会淘汰吗?那我们的优势是什么?
王老师说,老师这个职业永远不会淘汰,我完全同意。
我一直觉得,人的成长是弹性的、不确定的,衡量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是没有办法用一组数据赋予一个标准的,每个人都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修炼、完成自我的过程。
在生命这条漫漫长河中,通往终点的路有无数条,正是因为有太多的不确定,才更需要有人的引领,因为只有人,是有温度的。
回到学生这个问题上来,那我们老师的优势是什么呢?
我想可能是,我们的经历,甚至是我们的苦难,我们的人生阅历,甚至是我们本身的不完美,我们的创新,以及我们不断前进的激情,就是优势。
不知道,王老师是否认同我的观点。
曾经听到一句话,说特级教师,就是特别会变化的教师。现在的课堂并不是以不变应万变,而是需要以万变应万变。
所以,终身学习是唯一的答案。
用我们的成长,去影响孩子的成长,做孩子人格上的榜样,从而让孩子成为他自己。
以上是我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感谢王老师的精彩讲座,给了我一次学习和思考的机会。
顺便说一下,今天很幸运,还得到了一本王老师写的书《7岁前最好的教育》,上面还有他的亲笔签名。
主持人介绍他的时候,特级教师,后面加了一大串的头衔,可谓硕果累累。我也没有记住,但有几个细节,我不会忘。
从头到尾,微微弯腰,面带微笑,以平视的眼光对待他人,让人感觉到新东方人满满的谦卑。
他上《公仪休拒收礼物》时,PPT首页的背景是一块幕布,当时我就看出这块幕布一定是别具用心,果然,讲座的时候,王老师说为了这块幕布,他更改了数次,考虑了方方面面。就像他所言,课堂上行云如流水的背后,是深思熟虑的简单。
还有一点让我感动的是,他为了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心理变化,冲突的艺术,自称自己是那条发臭的鱼,这自我贬低的背后,其实是一种勇敢。
会后,我还大胆走到台上,主动和王老师交流请教,虽然那时候他还不认识我,后来加了微信,还拍了几张合影,可是等我离开会场,打开手机一张也没找到,估计袁老师拍的时候,没点中按键,这种冥冥之中的遗憾,不知是不是一种留白,会有更多我可以向他请教学习的机会。
不管怎么说,今天很幸运,遇到王树华老师,在新东方,还和俞敏洪说过的那句“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的后半句合了几张影。
作为老师,不管我们和学生一起还有多少优势,就让我们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尽力而为。
2017/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