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年前刊登在《常熟日报》上的一篇旧作,现在重读,觉得蛮有意思。]
文/余光
时下经常听人说,常熟无旅游可开发,其理由是,虞山不如庐山,尚湖不及西湖。事实果真如此吗?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提出:游沙家浜,逛常熟城。把沙家浜作为引子,带动全市的旅游开发。笔者认为,这是10多年来实践得出的经验。不妨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走过的历程:吴江有个同里,昆山有个周庄,而我们常熟,最有名气的只能说是沙家浜。早在1988年,昆山周庄和常熟沙家浜的旅游开发几乎同时启动,就知名度而言,当时的周庄远不如沙家浜,第一年吸引的游客人数也远不如沙家浜,记得那年旺季,沙家浜接待人数很多,最多一天接待游客1.72万人,每天大小汽车多达70多辆,小镇旅店客满,市镇附近的潘滃村几乎家家腾出房屋,成为临时旅社,在昆承湖边还搭了许多帐篷,还是应接不暇。接待部门只得向虞山镇求助,把游人送往市区,几乎天天至深夜1点钟方止。由于旅游设施差,这种好势头只保持了两年,以后的沙家浜仅保存了一只教育馆和近似于原始状态的芦苇荡,每年接待游客8至10万人次,还不及周庄一星期的游客。
周庄与沙家浜的旅游业同时起步,又为何相差甚远?究其原因,还是我们的旅游开发意识不如他们。我们总看到他们的优势,把他们的长处与自己的短处比,结果是比掉了勇气,比掉了发展的机遇。其实常熟的优势也是十分明显的。到现在为止,沙家浜的知名度不比周庄差;常熟有山有水,周庄有水无山;常熟市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古往今来名人辈出。由于戏剧的传播,即使深山老林里的边民,也知道沙家浜这个响亮的名字,而且,沙家浜已成为新四军的代名词。就这一点而言,周庄是无法与我们相比的。
现在,市镇两级领导已把沙家浜旅游开发重新放上议事日程。笔者认为,沙家浜旅游开发应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历史灿烂文化结合起来;把人文景观与江南水乡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把陆上旅游与水上观光结合起来;把景点景区建设与大环境面貌整治结合起来,吸引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游人前来参观,共同做好沙家浜旅游开发这篇大文章。
(原载1999年8月3日《常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