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女人每每看到朋友们谈及化妆品,包包鞋子和衣服饰品的牌子及拥有的满足或渴望,她就很羡慕。
羡慕她们懂的那么多,羡慕她们那种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这种羡慕同样适用于对食物的追求上。
而她衡量一件物品的价值更多的时候是物品本身实用价值进而去判断值不值。
刚毕业的时候只求温饱可以理解,可是解决了温饱以后价值取向好像已经固化了一样,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始终停留在实用的角度上。
还记得2003年第一次去香港出差的时候她看中一双Geox的鞋要1000多元,只是单纯的喜欢无关乎品牌(后来回了上海有同事说这个牌子上海没有,再过了几年淮海路和各大商场才陆续有了),对于当时月薪2000多的她而言觉得好贵啊,思虑再三一狠心一跺脚买了两双(一双是她的运动鞋,一双是现在老公那时候男友的皮鞋)。
第一次花大价钱买了件消耗品,买回去以后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了很久,当时的心情还隐约记得,一是想值不值得二是想要不要退掉,那种感觉比后来买房的时候都纠结。
虽然从小父母都力所能及地给了她所能想到的最好,可是在那样的年代对于上大学以前从来没有出过省的她而言,所能想到的最好就像农妇想着皇帝用金锄头锄地一样。
她小的时候有个堂哥在北京当兵,大伯带表弟去北京探亲的一张照片里装满了她对北京天安门所有的想象和向往,好在她小学的时候哥哥嫂子就带她去了太原晋祠和五台山,外面的世界好歹算是见识了一下。
而哥哥们留下的地理书和地图,让她知道了外面的世界很大,大学志愿里专业五花八门不过城市却集中在北上广以及武汉和沈阳。
即便是这样离开了家乡走到了远方,心中的价值观却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一样。
算一下从上大学开始离开家乡,待在外面的日子与在家乡的日子相比越来越长,慢慢就长到了一半以上,回到家乡也有了“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尴尬,即便是这样深植于心的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向往还是停留在实用的基础上。
当朋友说起他家小孩花钱没节制在考虑怎么去培养孩子的金钱观的时候,她和老公担心的却是儿子潜移默化的值不值的价值取向错失了很多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小蛮腰计划实施进展:
饮食方面:五一小长假放肆吃了一把的后果就是早上空腹称体重反弹了一斤以上,昨天晚餐果断减量。
运动方面:身体已基本适应整个运动节奏,担心的是没有自虐的感觉了效果会不会受影响。下阶段是不是要考虑加码?
后记:早上醒来宝宝还在睡觉,上个厕所的功夫,她就翻过被子枕头所设的重重屏障,有生以来第一次叽里咕咚的掉到了床下,好在床头柜上一起翻下来的玻璃奶瓶没有碎掉。以后是一刻也不能单独留她在床上了,哪怕是睡觉的时候。新的挑战啊,辛苦了她奶奶白天一人带娃。
谢谢亲的关注,喜欢的话点一下文末的❤,欢迎转发分享!
更多文章请关注我的简文集:《家有两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