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李小雪 刘长志
个人修习和五伦关系的实修体会
大家好,我叫李小雪,我今天分享的题目是《个人修习和五伦关系的实修体会》,我从17年在喜马拉雅上听《传习录》通俗讲解开始加入到咱们这个大家庭,跟着刘老师学习,算起来也有快7年了,这次游学,在大家的见证下,终于如愿以偿的正式拜刘老师为师,成为老师的第一个入室弟子。一路走来,受益是不可言表的,这次分享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分享我自己的学习体会。
感恩刘老师和学思践悟大家庭
17年那会,我还在私企上班,竞争非常激烈,工作压力非常大,考核也很严格。那个时候每天一睁眼,就得考虑的是如何把工作干好,干出特色,时时怕落于人后,绩效不好被淘汰。整个人非常的亢奋和焦虑,时间一长就常常失眠,情绪也非常的差,一遇到稍微难点的事情就容易情绪崩溃。每次情绪低落的时候脑子里就有非常多的问题,不知道自己这样焦虑、忙碌到底是为了什么,想的深了就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这些问题在脑子里转来转去又没有答案,就像一个黑洞,看不到光让人绝望。现在回想起自己那段时间,应该算是人生的一个谷底。有了疑问,就开始找答案,兜兜转转,在喜马拉雅上听到了老师讲的《传习录》通俗讲解,觉得突然开了一扇窗,能透些光进来了,慢慢的听老师讲课,与群里的同道们交流,好多问题也都有了答案,把实修功夫用到生活中,慢慢的也就不再纠结、焦虑。
我想很多人都是从思考人生开始,寻寻觅觅兜兜转转最终加入到我们这个平台里,从浑浑噩噩的糊涂到痛苦的清醒再到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是要经历比较长的一段时间的。只要坚持,最终是能够获得平静和坦然,收获坦坦荡荡的幸福的。
经过几年的学习,整个人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不再焦虑,能够比较自如的处理生活、工作中的琐事,虽然离大道还很远,但已经找对了路,并且会一直坚定的坚持下去。我所经历的这些变化,都要感恩能遇到刘老师和我们这个干干净净的交流平台,师恩如山,无法言表。
个人修习总结
立志部分。我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只是想找一个答案,想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不是不仅仅是挣钱养家,追名逐利。进入到儒学这个大门之后,才意识到人生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这个经历的过程,过程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很重要。我们处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首先要能够赚钱养家,涉及到五伦关系、人情事变都是必须要面对和处理的,心性水平不够的情况下,被动去应付这些事情,自然是纠结、焦虑、心力交瘁。但学习儒学,提升入世智慧,是能够让我们在面对人情事变的时候更加的游刃有余,才能在每一个当下过得心安,获得坦坦荡荡的幸福感。立志一定是会有反复的,但是从更长的时间线来看,这个反复的过程也是更加坚定信念的过程,一定要忠于自己的内心,不自欺。
实修落地。实修落地必须从静坐/站桩入手。这个练习的目的一个是练习我们收束心猿意马的功夫、另一个是提升觉知的敏感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思绪纷杂,绝大多数人都是心被思绪带着跑,比如正在看书,来了一条消息,打开手机翻着翻着就忘记看书这回事了,等再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是两个小时后了。这个思绪实际上是可以收放自如的,需要通过静坐、站桩去练习,功夫娴熟之后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应用起来,自然杂乱、拖延症之类的情况就会大大改善。觉知敏感度的提升是为了让我们的心知道何时应该收束,基本上没有做过收束练习的同道,觉知一般是比较钝的,就是所谓心不知道自己被带跑了,等意识到了就已经后知后觉了。这个敏感度也是可以通过静坐、站桩的功夫去提升的。
事上磨。有了以上的入手功夫,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起来,总归一个原则就是:当你觉得纠结、焦虑、不安时,心就已经被私欲带偏了,需要导正。导正的过程没有捷径可以走,就是多多省察和反思。反思自己当下为什么会纠结、焦虑、不安,觉得找到答案了就去践行,没有改善就再次反省。不怕想得多,就怕浑浑噩噩。
图片
五伦关系处理的一些体会
我分享几则我近期在处理五伦关系的一些事例和体会。
父子有亲:父子以理辅之。我们在家庭生活中和长辈与孩子相处,情一定是居于主要位置的。常常家庭矛盾的主要原因都是一头气不顺,一头想讲理,根本没在一个层面在交流,自然是越交流越糟糕。家庭关系中先讲情,再讲理,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只要发心动念没有恶意,绝大多数的小事情实际上是没有对错的,一味去纠结对错本身就已经错了。家庭最重要的是和睦,才能稳步向前,向好发展。(更详细的内容参见之前的分享内容:婆媳关系处理的体会分享)
君臣有义:在现在的生活中就是上下级关系。去年我这边怀孕生孩子,我们同组的跟我一起进公司的同事升职了,这个职位调整了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无法把对方当作上级来对待,导致工作过程中时常有一些情绪,做事懈怠,由此带来的就是持续的不爽和怨忿。其实反思起来还是好名的私欲作祟,蒙蔽了自己的心智,无法正视他人提拔这件事情。今年年初返回岗位之后,自己的状态慢慢调整过来了,对待同事也能以下级面对上级的态度去支撑对方的工作,服从对方的工作安排。其实我们生活中这种事情很常见,由同事关系变为上下级关系,双方所处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自然相处模式也必须要调整,如果不及时调整,自己不舒服也会让对方觉得难受,继而带来各种各样的后遗症问题。
夫妇有别:夫妻之间相处要有内外的区分。从情侣恋爱关系走入婚姻的前两三年,一般都是磨合期,为什么会磨合呢?除了两个家庭之间的观念、生活习惯的相互磨合之外,夫妇之间的角色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常常有女性抱怨说,结婚了之后,丈夫对自己不如恋爱的时候上心了,不体贴了,我刚结婚的时候也是一样的,很不适应,觉得是不是两个人感情变淡了,继而又引发很多的矛盾。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恋爱的时候两个人是独立的个体,只需要考虑感情是否融洽就行了,但两个人婚后成为了一个联合的整体,这个联合整体要往前走,是需要各自承担部分风雨才能确保一路顺畅前行的,可能有一些职责是可以互相辅助的,但无法互相替代。比如养育孩子,父母双方有人缺位,即使另一方再努力,对孩子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婚后的磨合期就是让夫妇双方找对自己的位置,理清自己的职责,相互协助,互相支撑。
图片
长幼有序:这个序我思考了好长时间,也翻阅了说文解字,前天晚上又咨询了老师。老师的解答让我原本的体会又更加开阔了好多。我们这些人很多都是有兄弟姐妹的,每当家里有重大事情的事情,一般都是由年长的拿主意,其实吧,这个并不是因为年长的就一定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事物,而是我们的文化传承就是如此;推而广之,在单位中,有一些资质平平但资历比较老的同事,我们进入公司之后也必须要礼敬三分才行。兄友弟恭,年长者或者有资历者友善和睦,年少者或者新加入的礼敬有加,自然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顺畅非常多。
朋友有信:这个是互相信任和尊重。是不是真正的朋友,基本上一次经济往来就能识别了。日常吃喝玩乐凑到一起的不能叫朋友,只能叫同伙。我们从上学、上班、结婚一路走来,认识很多人,也有很多人边走边就丢失了,能互相扶持一直走的人,必然是经历过一些重大的考验并且考验通过的,这个考验考的就是彼此的信,你信我,我信你,友谊长存。
图片
刘长志
儒学学者、阳明心学践行者
我知道你手一滑
就关注了
图片
阅读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