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年轻人大学毕业后求职,总是会受到面试官的各种刁难,甚至有人会询问学生的家庭状况,并格外关注学生是不是独生子女。
这是因为在那个特殊时代,独生子女总是会受到父母更多的关注,同时他们也可以完全享受家庭给予的教育资源。
这让不少多子女家庭的孩子愤愤不平,并因此产生了刻板印象,认为独生子女都是娇生惯养的典范。虽然这种印象是不客观不正确的,但也能够反映出不少独生子女身上潜在的问题,那就是长期被溺爱后,他们会形成强烈的自我主义。
摆在这些独生子女面前最大的困境是,童年的他们有多么幸福,成年后就会过得多么辛苦。多生子女的孩子,在备受宠爱的环境下长大,但很少有家长能够控制好自己宠爱的程度。
尤其是无法生育多个孩子后,他们更是会将自己全部的爱意都倾注到一个孩子身上。
在这样溺爱的环境中长大,独生子女常常变得无理取闹,性格强势,或者做出一些哗众取宠的事情博得他人的关注。
传统心理学认为,溺爱并不利于孩子成长。心理学认为每个人内心中都有两个我,一个是内在的父母,另一个是内在的小孩。前者是对我们已有父母的理想化幻想,当我们为人父母时,内心所要塑造的父母形象就开始发挥作用。
内在的小孩是我们对自己童年的理想化幻想,童年不幸的孩子也会通过这方面弥补自己内心的精神缺失。
拥有孩子时,我们会想当然地将内心的孩童形象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将他们当成童年时期的自己。
这让家长常常忽视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事实,在不同环境下成长的他们,与我们童年时期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溺爱孩子的父母会无节制地满足自认为对孩子的要求,却忽视孩子真实的需求。
童年时期的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以至于无法正确地将爱传递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只能用溺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真爱是为孩子引领正确的人生方向,溺爱则是一种自以为是的爱。
溺爱所带来的幸福是流于表面的,他们总是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孩子也只好用妥协的方式维持这种平静的生活。
还有一类父母存在讨好型人格,在教育孩子时,孩子也会继承他们的思想。
独生子女家庭长大的孩子如果遇到了这种父母,就会出现更加严重的讨好心理。不过因为没有同龄的兄弟姐妹,他们的人际关系相对来说也会更加糟糕。
上面提到的那种孩子会无理取闹,但至少他们能够勇敢地表达内心情绪。
讨好型人格的孩子只会压抑自己的真实想法,也常常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指责与压迫。年少的他们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念,因此他们只会认同外界的这种观点,并认为一切错误的根源都在于自己。
这样的孩子虽然在溺爱环境中长大,却没有真正被父母疼爱过。他们的父母没有自我意识,这些孩子也无法在人际交往中形成自我。学不会自爱的人无法爱别人,这些孩子长大后常常因为人际交往问题感到苦恼。
如果父母过于骄纵他们,他们就会变得自私自利。即使学业有成、功成名就,已无法改变内心深处的本质。
他们的冷漠与恶毒常常反应在亲人和好友身上,不和谐的亲密关系带来的副作用又会重新影响他们。
这些孩子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父母会重视他们的物质需求,却总是轻视孩子内心的感受。孩子遇到问题哭闹时,父母常常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这些家长认为,这样的挫折教育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加坚强。
我们不能武断地说这种教育方式就一定是错误的,每个父母都是第一次做家长,我们也应当给予这些大朋友更多宽容。
只是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出发,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
如果一直忽视孩子的情感需要,这些独生子女就会将这份情感忽视传递给他们的下一代。心理学将这种行为称为代际传承。主要是指父母会在有意或无意间,将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传递给孩子。
当相同的情况出现时,这些独生子女就会做出与父母同样的决定。如果父母的行事方式带给子女的是痛苦,这种痛苦就会代代传承,继续影响更多的人。独生子女群体是最痛苦的一代人,父母的溺爱也使他们遭受到了更多苦果。
好在这种传承并不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完全可以尝试拯救自己,寻求一些途径治愈童年的伤害。希望今后的独生子女们都能拥有面对问题的勇气,敢于打破现状,让自己收获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