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8.17.周日,晴、高温
气温27°—39°,体感温度36°,露点温度24°,东南风1级,阵风风速11公里/小时,AQI(cn)39-优。能见度22公里/时。湿度64%,残月照射范围40%,月出21:02,日出6:00,日落19:04。
昨天早上,因装修工答应来贴地板,先生只能留守家里等待,我只能一个人回娘家。早餐后,先生送我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想要医生帮母亲开抗生素和止咳药。医生拒绝开抗生素。我只好离开,自己坐车去母亲曾住院的医院,辗转两趟公交,花了一个多小时才到医院。门诊呼吸科医生很好,我把母亲住院的病历给他看,他都没要我去挂号,他直接在母亲的就诊信息里找到了母亲的病历,再根据我带的叙述,帮母亲开了抗生素和止咳化痰药。他说,如果吃药效果不好,就要带人来看。我答应了,并再三谢谢他。考虑到还有一种母亲想要开的药,我又到医院附近的药店去帮她开了。药店的药好贵啊,两盒药就一百多。还是医院和卫生服务中心的药便宜,毕竟是零利润。
买完药,又在附近市场转了一大圈,给小弟媳打电话,想问她要买什么菜,可她没接,我也就没打其他人的电话,转了一大圈想要买点猪血,却没有,也就没有买了。问开摩托车的到我娘家那要多少钱,他说要十元,早几年还是5——6元,我觉得太贵,打电话给大弟,想要他来接,铃声响了两三下,我就挂了。去问开出租的师傅,说要20元,我说只有起步价的路程这也太贵了吧,后来他说15元,我同意了,毕竟他回来要放空。上车后,走了一大半,又接到母亲的电话,问我是否回去,我说在路上,她说要我带大蒜子,我说你又不早打电话给我,我都快到了。目前就说算了,挂了电话。15元,全程不到十分钟,车子停在娘家禾坪。
想起早年间,走路读书,每天都要走那么远,刮风下雨下雪都要走。二十年前那时坐公交回来,下车后要不是走路,就是搭摩托车跑跑。现在是根本不想走路了,坐摩托车怕摔,还是选择坐的士。到家后,小弟媳说“由俭入奢易,要想从好生活再退回到简朴就太难了。人都是懒的。”是啊,现在坐惯了私家车,不想挤公交,不想步行。想起《回娘家的路》一文该怎么布局,还是有点头痛,离截稿日期只有十来天了。得好好抓紧写了。
今日早上看了扬子江文萃的推文《守口如瓶》,读后又在网上查了一下作者的经历,作者又是一名大咖,《三月风》的高级编辑。有很多作品的。但我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我觉得她用散文形式写出来就像是暴露别人的隐私,根本不是守口如瓶啊。问候和群里很多人都在议论,说这样“公知于众”更是有违道义。我觉得,这样的事还是不要用散文形式写出来为好,如果是虚构作品就另当别论。我刚开始没有留言,等我再想表达的时候,文章已经删了。引用一位读者的评论,我与他有共鸣。
单就写作而论,该文确实写得好!一波三折,“剧情”连续反转。“我”对“文琪”从羡慕到同情,从帮忙到帮倒忙,从守口如瓶到告诉“部主任”再到“昭告天下”;“我”对“部主任”从尊敬其敬业,到鄙视其人性之丑陋;“部主任”形象从高大到猥琐;文琪从热恋中的幸福女孩到婚姻后的不幸怨女;多才多艺的未婚夫变成窝囊废的不幸的丈夫;……这篇文章从发布到删除……这么多的大反转!单从写作技巧和文学艺术角度来看,真是绝了!如果不是纪实文学,而是一篇小小说就好了。
总编在群里说了删文的理由:本来没有问题,因为文章后面评论质疑的较多,所以就删了。道理大家都懂。
主编把作者原先写的很多文章链接发到了群里。通过读其中一些文章,知道了作者在国家机关工作,与很多党政要员有过亲密接触或是上下级关系。作者的背景很不简单,她是一位车祸受害者她是一位下肢残疾人士。主编说她直到什么能写什么不能写,只是没想到文章发出后,不同意见的人太多,不好收场了,才要求编辑删文。
刚才又阅读了央视新闻网推出的一篇文章《不负众望,他感动中国》https://mp.weixin.qq.com/s/PBfiGS82WgoWajWrF7n6Lw。
写的是2024感动中国人物庞众望的故事。我被他的事迹所感动,但更多的是心疼。
他背负的太多太多!“众望”其实也是他人生的羁绊,是包袱,是压力。他要承受的太多太多,他要有多强大的心理素质啊。衷心祝福这个孩子以后不要活在别人的希望里,做自己,让自己活得轻松自由一些。
#感动中国庞众望颁奖辞 “背影留给坎坷,笑容交给阳光,名字里写着责任,步履中充满力量,磨砺过的剑,破茧后的蝶。你一直向前,一直向上,不辜负妈妈的目光,不辜负时代的期望。”
我担心他今后承受不住的时候会变成他父亲那样,精神出现问题,毕竟有家族史。我想起自己采访扶婷律师时,她说那句“好像被绑架了”时的表情,让我很心疼她,让我放弃了写文的念头。
白岩松老师采访中说,你开始是一个孝心少年,后来是一个励志青年,希望你以后是一个舒心快乐,人生路越走越宽,不断前进的庞众望。白岩松老师没有讲出来的,我想也有对他的心疼。
施工师傅来了,希望今天能完工。
昨天花2800元购买了一份Ai学习课程。希望真的能像他们广告说的那样学能有赚。昨天和今天学的内容我基本已经自己实操过了,要成为用AI赚钱的人,还是得先投入再收益。做任何事都得是先投入后收益。我想试试这个的真实性,为两个侄儿探探路,希望能给他们带来成功的经验。他们太需要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