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五月,妈妈做了一个手术,住院26天。
我突然意识到,从我高中开始住校,一直到现在,从来没有与妈妈这么近距离长时间的相处过。
如此近距离长时间的相处却是因为妈妈生病住院。
手术,其实更重要的是病人和家属的心理建设。我妈虽然出生在50年代,但是姥爷家境还算可以,从小没受过什么苦。后来嫁给我爸,一直备受呵护,输液打个针都十分矫情的人,却要面临开胸手术。
我妈开始很怕,每天我都在开导她,医生也在做思想工作,手术前她已经调整好了心态,能够勇敢面对了。
而我的内心也无比的强大,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等待着我妈从手术室出来。
整个住院期间,我只流过两次眼泪。一次是我妈被推进手术室,手术室的门“砰”的一声关上,我和我姐突然就不能控制,抱头痛哭起来。一想到我妈就像案板上的鱼承受开刀之苦,心里就无比难过。一次是几天后换药,医生让我出去,我还是看到了我妈胸口上长长的伤口,心里又一次感到疼痛。
手术时间近7个小时,搭桥5根。上午10点进去,原本以为下午2点就能出来,结果4点多才出来。
我们一直眼巴巴等着医生出来告诉我们一声:“手术很成功”,电视里不都是这样的吗?可是一直没有人出来告诉我们。整个期间无比焦急,幸好我和姐姐两个人在一起,能够互相安慰打气。
后来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做完手术直接就进了重症监护室。
手术前已经大致了解过流程,有的人在重症监护室一天,有的人两天,也有的三天甚至更久。我晚上就住在重症监护室外面,等待着有人喊我的名字,那就意味着我妈醒过来可以吃东西了。
果然早晨5点多,有人喊我妈的名字家属在吗,我有点激动,马上从租的折叠床上起来跑去食堂买粥。
上午十点多,我妈从重症监护室回到普通病房。医生说我妈情况稳定,重症监护一个晚上就出来了。
此时我妈非常虚弱,身上插满了管子。护士以为我见到我妈的样子会哭,下意识的握了一下我的手说别哭,其实我没有哭,因为我知道手术已经很成功,只是需要点时间恢复而已。
头几天,伤口的疼痛和浑身无力,我妈觉得自己遭受了大罪,总说“早知道这么难受才不做这个手术”。晚上睡觉为了减轻痛苦,需要安眠药的帮助。
如果说手术前的准备需要心理建设,手术后的康复同样也需要。
没有食欲吃不下东西,护士每天都会鼓励我妈多吃,督促我妈活动吹气球,恢复肺活量,对此充满深深的感恩。
每到傍晚,外面的公园响起广场舞的音乐。我就在想,如果是以前,我妈就是广场舞人群里跳的最好的那个,而现在她却在病床上承受痛苦。
但不管怎样,一天都在比前一天状态更好。三四天能下地,慢慢拔掉管子,六七天能在走廊里走动,开始语音和她的妹妹们聊天。术后14天出院回家。
由于疫情,期间有病人发热,整个楼道开始紧张起来,消毒隔离,后来又解除了隔离。
还有一些人,有离异的单亲妈妈、有孤儿、有老伴不管的阿姨、有19岁的大学生,由于心脏问题,有的人终身都不能大口喝水。因此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比起他们,能大口喝水都是一种幸福。所以,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生活的。在健康面前,其他都是小事。
在医院的时间里,我妈讲起很多过去的事情,那些年轻时候被伤过的自尊,多年以后说起来依然会难过。那些留在心底的遗憾,也始终都是遗憾。
爸妈感情很好,我妈的生病,我爸一直在自责,觉得自己没照顾好我妈。但是不管遭受多大的痛苦,都已经过去了。
如今,过去已经一年了,我妈已经恢复的很好,希望以后我妈永远健康快乐,不再遭受任何病痛之苦。
母亲节,谨以此文,致敬我的母亲,是告别也是新生。
愿往后余生,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