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昨天不同,今天以骑行的方式登上神农顶,返回红坪镇。
路书:搭乘赵总的车进入神农谷景区,省去景区门票费。然后骑车攀越神农顶,晚上入住红坪镇。过了景区大门不久开始骑行,15公里后,从海拔2300米爬升到今日最高处——神农顶,海拔3106米。随之一路下坡40公里,夜宿红坪镇。
昨日旅程中,上午神农顶沿途景色美的叫人的眼睛忙不过来,午后被大九湖的精彩诱惑着,让双脚迈不开步。今天骑行在华中最高的公路上,欣赏远山、云海、秋林、雁阵,追寻着跃上云端的感觉。
大山里的夜晚总是那么安宁和坦然,无扰耳的噪音,也无杂乱的光线耀眼,似乎连做梦也是那么清纯和宁静。
清晨,还不到五点半,醒了。起床洗漱打理行装。下楼时赵总也来到了车前,一起把单车装上皮卡,起程了。
汽车穿过黎明时分的晨雾,盘旋在蜿蜒的山路上。朦胧的视野中,道路一侧山峰仞立,石壁高耸,另一侧峡谷幽深,云海茫茫,车在此境中行驶,让人恍惚穿梭在仙境的时光隧道里。
八点时分,晨光跃过远山的峰顶,穿透云层洒向山林,车窗外的光线明亮了起来。在路边停车,卸下单车和驭包,与赵总互祝平安作别,骑上单车向神农顶进发。
与乘车相比,骑行在山路上,才是与山峦大地最亲密的接触,才有了投入大山怀抱的感受。
清晨的阳光投射在前方山颠之上非常眩目,令人为之诧异。
如果不是骑行路过,也许永远不会在这儿停留,最美的风景只能从身边错失。
大山在朝阳的呼唤中,从昨夜的睡梦中醒来了。
云生脚下,人行天上。
在山路上骑行,观赏晨曦映照下的云海,每一次吸气,似乎整个大山都吸入身体之中,每一次呼气,觉得自己身体和灵魂似乎融入大山之中。心情无限的宁静,心理彻底的放松。
此刻,蓦然想起前段时间读到的几句文字:最好的机遇在前方,最棒的运气在今天,最妙的心境在此时,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远山像漂浮在海中,只露渺渺数峰。顿时,飘飘然如临仙岛。
我的小伙伴,一路相伴,此时更加精神抖擞。
从身边疾驰而过的旅游大巴,载满了表情淡漠、昏昏欲睡的游客,他们会不会因为忙着旅游,或者错过了身旁的风景?
四公里后来到太子垭三省台。
当年,唐中宗李显被贬为庐陵王时,曾经在此生活,游玩,太子垭之名由此而来。那时庐陵王走过的山间小径如今也修成了旅游步行栈道,称杜鹃廊。
今天阳光普照,不妨沿此道游历一番。从三省台入口进去,几百米处就看到这两块醒目的警示牌。
漫步林间,冷杉参天、箭竹葱茏。想必这儿的美景四时各异,难怪黑熊、野猪、獐子也把这里作为它们的家园。
游步道曲径通幽,鲜有游客。
见一保洁工作人员,向他微笑致意。他问道,你一个人啊?我随口应道:是啊!那知他回道:胆子真大,不怕金钱豹?从他的语气判断不是玩笑,也没有丝毫调侃的表情。听了这话,猛然想起刚才的警示牌,心头一紧,不禁一阵肝颤,仿佛看到熊、野猪、豹子们在前面热情等待着我的到来,还有盘在树上的毒蛇那期待的眼神……不由得加快了脚步。
石上情、石上青等诸多景观,虽赏心悦目,也没敢逗留。(PS:我不做陈传香!)
走出游步道,从太子垭景区口出来就是旅游公路。忐忑不安的情绪慢慢地缓和了下来。
顺着旅游公路返回了三省台。环行杜鹃廊往返约三公里左右路程。
快到板壁岩了。
多次来过板壁岩。这儿有雄奇的石林景观,怪石嶙峋,峭似板壁,出露峥嵘。四周则有苍翠竹林、杜鹃花树,还有大片、大片如绒的高山草甸。据传多次在这儿发现过“野人”毛发、粪便、脚印、竹窝。
臆想板壁岩是“野人”们 Party 的欢乐谷,天然的游乐公园。
拍照后骑往神农顶。
又一个观景台,海拔2777米。
这儿海拔2800米。
阴峪河大峡谷是华中地区切割最深的峡谷,也是神农架保护区核心地带,谷长70多公里,谷底最深海拔600米。
大山里的气候变化无常,山谷里升腾起厚重的云雾,眨眼间来到的面前,又要变天了。
到了神农顶,天色阴沉下来了。
华中第一峰——神农顶;华中第一哨——瞭望塔。
神农顶,海拔3102.6米。周围的山峰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堪称“华中屋脊”。
登上瞭望塔环顾四周,山顶浓雾弥漫,今天又难见神农谷的壮丽风景了。也不作逗留了,继续骑回红坪镇,这又是一段长达40公里的下坡。
在大山里变幻莫测的气象条件的影响下,神农架秋色越来越浓郁了,与昨天相比路边红叶的颜色浓烈了许多,大山容颜在这个时段会一天比一天更艳丽了。
很快来到的鸭子口——景区的出入口。从检票通道一路滑行顺利出门。沿途还担心景区工作人员索要门票呢,看来自己多虑了。“世间无纷扰,皆为自寻之”,呵呵……
过了鸭子口,转向G209国道,路上遇到不少从红坪镇赶往向木鱼镇的骑友。远远地与骑友们互伸出大拇指表示敬意,以示鼓励,这是骑友之间通用的国际性的语言。
等到明天,天燕景区的漫山红叶向我展现它的惊艳。
旅行也是一种能力,如果精神上没有远行的能力,那么在地理上走得再远,实际上也是在原地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