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爱录(十)
原文
爱问:“‘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以先生精一之训推之,此语似有弊。”
先生曰:“然。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程子谓‘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语若分析,而意实得之。今曰‘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是二心也。天理人欲不并立,安有天理为主,人欲又从而听命者?”
译文
徐爱问:“朱子说‘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如果以先生‘精研专一’的教诲来推断,这一说法似乎有弊端。”
先生说:“是的。心只是一个心,不夹杂着人欲便是道心,夹杂着人的伪饰就是人心。人心如果能够使其归于正道,则是道心;道心如果失去正当,即是人心。起初并非有两个心。程颐先生认为‘人心即人欲,道心即天理’,这话乍听之下像是将心分开来说了,实则是一个心的意思。如朱熹所说‘道心为主,而人心听命’,则认为有两个心了。天理与人欲从来不能并立共存,哪有以天理为主宰,而人欲听命于天理的道理呢?”
无住居士感悟
心一也,未杂于人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人心道心是一个本体,正便是道心,便是天理,不正便是人心,便是人欲。去人欲,存天理,不过是格正本心而已。
朱熹在《中庸章句序》中写到:
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
朱熹把心分为了两个,人有两个心,一个道心,一个人心。在王阳明看来,人只有一个心,正了就是道心,不正就是人心。
按照朱熹的逻辑,道心是天理,天理通于人心,但不在人心,所以有道心为主,人心听命的说法。
在儒家思想体系中,人和道是个什么关系呢?
《中庸》: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人道效法天道。
张载《西铭》:故天地之塞,吾其体;天地之帅,吾其性。
天人是合一的,所以,人心和道心是一体的。
《孟子·尽心上》:尽心知性则知天。
朱熹在《尽心章句上》注到:
心者,人之神明,所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性则心之所具之理,而天又理之所从出者也。
以《大学》之序言之,知性则“格物”之谓,尽心则“知至“之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