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直在学习(2022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今天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口语交际的教学实录,才发现二者有着紧密的联系。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口语交际正是核心素养中语言运用的训练方式之一。能在具体的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是学习语言的基本目的,也为以后的习作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习了于老师的口语交际的教学实录,给我留下的最深的印象就是“真实”,于老师每次上课都会创设自然,真实的口语交际的情境,因为有真实感,所以学生练得当真,练习的才有效果。这与新课标中学习任务群共同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具有情境性,实践性,综合性,不谋而合,高度统一。新课标提示我们在设计学习任务群时,应紧扣“实用性”特点,结合日常生活的真实情境进行教学,针对第一学段的学生特点,口语交际可以很好的引导学生学习日常生活语言,学会文明交往,学习表达生活。
于老师的每一个教学设计都非常的贴近学生的生活,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还具有教育意义。以《劝告》为例,老师以一块被丢弃的面包作为训练素材,引导学生对丢面包的同学进行劝告,并写了一封公开信,在全校师生面前朗读,倡导同学们珍惜粮食。这样的教学设计真的是让人非常的为之钦佩,教学资源来源于生活,最后又回归到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于老师的教学设计非常有实用性,从听广播、打电话、写通知、写借条到招待客人等等,都是生活中最常见之事,也是学生最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于老师的设计,每一次都是由易到难,步步深入,顺利成章而无任何斧凿痕迹,这些设计具有很大的训练价值,叶圣陶先生说:“布置作业,出些练习题,指定些课外阅读书,着眼在巩固学生的记忆,固然有必要,可是尤其重要的是,要考虑到如何启发学生,把所学的应用到实际生活的各个方面去。”
于老师的设计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新课标中也指出,我们要利用习作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还是以《劝告》为例,以理服人是这次训练的核心内容,要做到说理充分,使人心服口服,这不光是说话技巧的问题,还涉及到一个人的思辨能力。由此看来,语文课中的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是互为表里密不可分的,思维训练是不能离开语言训练孤立进行的。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后,我会向于老师学习,用心组织好每一个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