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住,不是只有对金钱和地位的渴望,会令你屈服、失了身份,还有对宁静、放松、旅游和学习的渴望。不论外部东西是什么,只要我们重视,就会屈服……内心定格在哪儿,阻碍就在哪儿。
——爱比克泰德《哲学谈话录》,4.4.1–2;15
诚然,爱比克泰德并非说宁静、放松、旅游和学习不好,对吧?幸亏答案是对的。但无休止的、热切的渴望——本身是好的——满是潜在的并发症。渴望的东西,让我们脆弱。无论是周游世界的机会,还是梦想成为总统,抑或是五分钟的平静和安宁,只要我们有所渴望,明知无望,却依然抱有希望,就会埋下失望。因为总会有命运的干预,然后我们就可能因此丢失了自控力。
第欧根尼是有名的犬儒学派,他曾说:“众神无欲无求,类神的人没什么欲求,这是其特权。”无欲无求的人坚不可摧——因为万事万物皆在其掌控之下。不过,这并不适用于不想要那些易受指责的东西,如财富或名望——这类蠢物,在最经典的戏剧和寓言中都有所描述。盖茨比所希冀得到的绿光,也可以代表看似很好的东西,比如爱情或崇高的事业,但它同时也能摧毁一个人。
当它指向你的目标和你的追求时,问问自己:我掌控着它,还是它掌控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