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读《会读才会写》,间隙也在思考“写”的问题,由书名启发,生成上述想法----会写才会研。这里的“写”指写作,“研”则主要指以师本研究为主要内容的校本研修,即指代狭义上的研究。
一、由“写什么”确定研究的方向
“写”既是“研”的思想积淀和成果输出,也是“研”的方向所在。习惯上,我们更加关注第一种关系,将“写”置于“研”的后面,其实,“写”也可以置于“研”的前面。
比如,根据热点问题,确定“写”的主题。无形中,也就为后一个阶段的“研”明确了方向。因为当主题不明确的时候,“研”既可以往这个方向靠一点,也可以往那个方向靠一点,因都有所涉及,貌似都可以涉猎,导致“研”的深度不够,“研”的价值不大。通过确定“写什么”,先行将主题确立下来,将研究的方向明确下来,就可以聚焦某个领域,使研究能够循着小切口、广口径、深井式的方向进行,从而使得研究因指向性强而收获一定的实效性。
比如,围绕“数学故事汇”,可以聚焦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来写,也可以聚焦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来写。聚焦的视点不同,那么,具体的写法也不同;具体的写法不同,那么需要的材料也不同;需要的材料不同,那么日常研究的侧重点也不同。如果聚焦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来写,则需更多关注学生的表现,从横向、纵向等不同的角度予以对比,需要比较多的实证研究;如果聚焦学校校本课程的建设来写,则需更多关注顶层设计、课程架构、整体推进等,在日常研究中,则需要多做这个方面的文献检索及资料积累。
因此,“写什么”一经确定,即指名了研究的方向。
二、由“怎么写”确立研究的路径
在“写什么”确定以后,接着就是构思“怎么写”,在心里将文章的框架先搭建起来。此框架恰恰可以给研究提供路径和线索。
即便是同样的写作主题,“怎么写”也可以不一样。因为“怎么写”不一样,所以指向这里的平日研究的关注点也就不一样。比如,同样是围绕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来写“数学故事汇”,可以以教育叙事的形式来写,也可以以研究报告的形式来写。如果以教育叙事的形式来写,则平日需要多关注案例,并及时搜集与整理;如果以调查报告的形式来写,则平日需要针对问卷设计、问卷施行、问卷分析、问卷启示等方面来开展研究,深入思考。
因此,“怎么写”不一样,则日常研究的路径和方式也会有“写”为“研”物化成果。两者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环节相互补充,相得益彰。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这样描述数与形的关系: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借用先生的这句话,来形容写与研的关系----写无研少鲜活,研无写少积淀,写与研,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
因此,反过来,再看“由写什么确定研究的方向”,就会对下笔慎重有更加深刻的体悟。因为写下来的主题将指引少则一位老师、一个班级,多则数名老师、一个年级,乃至一个校区,短则数月,长则数年的教学实践,所以不得不慎重慎重再慎重。
(这一点,自身也是随着思考的不断深入而渐生敬畏之心,甚至是产生如履薄冰之感。)
再来看“由怎么写确立研究的路径”也是如此这般,必须小心小心再小心。比如将某项校本课程写进课表,是否合适?就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论证。论证通过以后,才可以实施计划。因为一旦付诸实际行动,则会对所有师生都构成或疾风骤雨、或潜移默化的影响。故,丝毫马虎不得。
会读才会写,会写才会研。不论是读,还是写,抑或是研,这些都指向教师的专业发展,指向教师的师能提升,最终指向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因此,需要切实践行,为他人,也为自己,最终谱就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而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