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雨花石
再读《边城》,只一个开头,就写尽了自然的美,与人性的纯粹。湘西,湘西风情,如丝绸路上面纱遮颜的楼兰女子,绝美而神秘。边城——凤凰,虽是一场匆匆而过,始终难忘那翠色的沱江,两岸铺排密集的吊脚楼,还有一周遭抬头可见苍翠的大山。
抵达时震惊古城夜晚的霓虹和喧嚣,虽然早有预料,却还是吃惊不小。被人流裹挟着向前,过电影般走在灯火通明的虹桥两岸,各大仿古建筑及庞大的吊脚楼群在霓虹的装饰下线条分明,远处近处都在灯光的晕染之下清晰又迷蒙。恍惚间像游走于天上的街市,尽是虚幻之感。
且不说云集的商铺,街边就排满了摆着各种新奇工艺商品的摊位,手工编织刺绣的小物件五花八门,颜色都极为鲜艳,行人不时驻足围观选购,以致阻塞道路,缓慢挪移的车辆喇叭声震天价响。店铺音响中的民谣和流行歌曲奇怪的搅在一起,各种声音同时冲击着人的耳膜。真是满目繁华,满耳喧嚣。只有守在暗处那静静的沱江水,用沉默提醒着人们这确是“翠翠”生活过的的古寨苗乡。水流声生生被喧嚣吞没,不由得苦笑,傩送如若还在,这样的夜晚,怕再好的歌喉也难被人听到了!
凤凰古城区主要集中在沱江两岸,沿江几乎整整一条街都是酒吧,仿古招牌上的刻字好听好看,守望者、湘西往事、时光小驻…… 吸引着行人的眼睛,牵扯着过客的心神。对岸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客栈,络绎不绝的人流在街前穿梭往来。这座曾经沉寂如养在闺中的小城,如今门洞大开,引得一波又一波的过客匆匆涌来,为这里残存的古风唏嘘感慨!
翌日清晨于薄雾中泛舟沱江,水色青青,江中水草清晰可见。湘西最美的山城正在这晨雾中悠悠醒来,迤逦的沱江,近在咫尺的山色,远近呼应的吊脚楼群,身着民族服饰的男女,还有裹在人群中的南腔北调,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浓浓的异域风情。
低头看这汩汩向前的沱江水,顿觉真是无情,行色如此匆匆,有如逃离一般!世人为此流连忘返,它却这般狠心决然;这样说来,倒是该感谢激这有情的河床,养护着一方水土,让走入走出的人日里夜里念念不忘。古旧的大水车静静地立在江边,缓慢笨重的转动着,吱吱呀呀的声音直听得人脚步放慢心底柔软。晨雾散去,两岸齐整的吊脚楼竹木斑驳,褪去了夜色的光环却逐渐显露出古朴的沧桑之美。这清朝和民国初期的建筑群依山傍水,采集山水的灵气,历经风雨而愈发气宇轩昂,每一栋都飞檐翘角,古色古香。
要说游览凤凰,除了泛舟沱江和赏夜景之外,应该就是寻访幽巷了。沿着青石板铺就的路面,一路走进去,只见宽窄不一的古巷依随地势高低起伏,或曲折蜿蜒或戛然中断。两边古色古香的老屋,剥落的院墙,房檐屋脊的青瓦,都于静穆中散发出穿越历史的沧桑。很多有特色的老字号店铺也都隐藏在小巷深处,风情而别具风格的装饰随处可见,风味浓郁的民谣小调在巷间缓缓流淌,与主街的喧嚣相比,这里才是真正的边城罢。时间在这里像是被发酵成浓淡适中的醇香,闻起来,直感觉岁月缓慢悠长。可惜清晨的静谧是短暂的,人流迅速涌了上来,我也该去寻找另一处胜地了。
暑热难耐,几经辗转,终于在沈从文先生的故居觅到了难得的清净与清凉。沈先生故居坐落在古城中营街,是一座典型的南方四合院,自同治五年始建至今,已历经百余年历史。只不过原来的木质结构,后来多半整修成了砖瓦,我没有查阅更细致的资料,不知这屋院地面的方砖是新的还是旧的,低头看那墙角潮湿处的片片青苔,就已是十分感叹了。
站在先生故居木质大门前,不由得想,沈先生幼时便是在这里生长。他承袭了大山深处最原始最旺盛的生命力,童年就沐浴多情的山歌,又幸得沱江水的滋养。追根溯源,这里自然就是埋下他文学种子的那片土壤了。年少的他也是跨过这个门槛决意投身行伍,又想到先生初到北京寻求文学之路的那段艰难岁月,彼时彼刻,想必也是多次深夜梦回这门庭这院宇,家园的牵绊和温暖定是为他知难而进增添了几分动力罢。
我虽读先生的著作不多,除却零散的一些作品,只大略读了一部小说集《边城》,一部散文集《湘行散记》,却还是能从先生古朴自然的语言中嗅到别样的气息,这气息质朴而清新,既像平常人家的烟火,又带着大山深处草木的淳香,能洗净铅华,让人内心沉静。朴素的语言之下,又往往涌动着深重之情绪。而在他笔下,即便最浓重的悲情,读起来也分明像一首韵味十足的山歌,总要等收音儿之后,久久回味,才品得出其中的苦涩与悲凉。这正是,穿越苦难,却依旧不悲不喜;捡拾岁月的温情,还生命以优雅、从容。这样的诗意浪漫,确非一般文人所能及。
喜欢沈先生的文章,如今又有幸“登门拜访”,亲见了先生的旧照,拜读了先生的珍贵手记,一笔一划,不是铅字,不是印刷体,心中的沈从文终于不再只是陌生的画像,而立刻活生生起来。不由得想,人生漫长旅途之中,有太多人最初亲密相处最后却各奔殊途,而有些人,即使相隔千里万里,抑或时空交错,也终会在因缘际会中不期而遇,灵魂相接。我眼见的现在,是先生生前看不见的将来;我脚下的土地,却是先生真实踩过的土地。时间不同而空间无异,站在门里,感慨我的足迹竟有幸能与先生足迹穿越时空的重叠,也许这就是我此番千里迢迢最大的收获了。好像忽然之间,原来心中似懂非懂的一些模糊的影子就渐渐明晰起来。
细想无论是守在书桌前的阅读,还是走到外面放眼世界,说到底无非“找寻”二字,既是找寻未知的世界,也是找寻未知的自己,至于每一次能遇见什么,同样也是未知,也正因未知,心中才总有期许。
当我转过身,迈出这大门之后,除却先生,真真还有太多太多的足迹等待着我去追寻,去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