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告诉我,她今年最大的收获是做了一件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而且坚持了一年多,从来都没有间断过。看她兴奋的样子,我好像猜到了这件事情——冥想。果真如此。我也非常清楚冥想的好处,但知易行难,一直没有去做这个事情,面对很多自我调整的事情,最近都处理的不是很理想。
今天刚好看回笑来老师文章,特别是《如何有效提高元认知能力》这篇,也提到了冥想,相信很多小伙伴都记得,不知道您实践了吗?
提高元认知能力有三个方法论:
第一,坐享,这种刻意训练方式非常简单,你需要做的是一下几个步骤:
首先,你要找个计时器,定时 15 分钟以上(以后再慢慢加长);
接着,找一个让你感到舒服的姿势,刚开始的时候不一定要用不习惯的“正确姿势”,但最好“挺直脊背”;
然后,闭眼,当然有人即便睁眼也能做到;
好接下来,进行缓慢均匀地呼吸,呼吸时不一定要刻意控制,越自然越好;
最后,把你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呼吸上,别在乎自己走神了,发现自己走神就再回来。
先坚持一个月,今晚开始打卡。
第二,兴趣
虽然每个人的兴趣不同,但是,每个人在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时,很容易进入全神贯注的状态。全神贯注其实分为两种:主动的与被动的。被动的全神贯注大多数人经常体验,比如读小说、看电影、玩游戏等等。而我们说的全神贯注,其实是第二种,即“主动的全神贯注”。主动的全神贯注,相对于被动的,多出了至少一个维度:专注于提升某个特定的技能。
笑来老师提到大多数人直至成年,并没有养成哪怕仅仅一个属于自己的真正兴趣——说的就是我,到目前为止,我都没有养成一个属于自己的真正兴趣,想想真的有点可悲。不过,从现在开始也不晚,找到一个能磨炼自己某项技能的,能让自己迅速进入“主动的全神贯注状态”的兴趣。
例如:种种花花草草也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只是,一直都种的不好,自己也没有好好研究怎么样可以种好这些小植物,看来可以开始着手做这个事情了。
希望这个兴趣可以提高元认知能力,成为自己生命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第三,反思——不仅是一种元认知能力的刻意训练方式,也是调整情绪的根本。
每天花上十分钟左右,反思一下自己的思路和思考结果,琢磨一下自己的想法有没有逻辑谬误?
琢磨一下自己的想法从何而来?
又为什么走了那么个思路?
有没有其他可能的思考结果?
琢磨一下自己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
琢磨一下那些影响因素究竟有没有根基,有没有道理?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会因为事情太多,想着想着就乱了,并没有过多的反思,导致在成长的路上,缺少了积累的经验以及影响了成长的速度。
当遇到情绪,冷静常常并不是控制情绪的结果,而是“认清情绪来源,并找到解决方案的结果”。而认清情绪的来源,就是在调用元认知能力。每个人都一样,最终会发现,反思最多的,肯定是被情绪所左右之后的行为和决定。
“日三省身”,并不是圣人才应该有的习惯——这几乎是刻意训练元认知能力的最高效手段。所以,这应该是人人天天都要做的事情。
这篇文章,满满的干货,都是可以信手拈来就用的,希望在2019年,找到自己内在的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