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频繁出差,每天忙忙碌碌,这两周一下子闲了下来,感觉自己有点颓废了。想学点东西,又有点无从下手,眉毛胡子一把抓了。想起曾经买过得到上面一门许岑讲的关于如何学习的精品课,重温了两遍。不为别的,先让自己静下心来,理理思路;顺便整理了一下笔记,慢慢消化一下……
一、高效学习的定义。
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力,以解决一个工作和生活当中的难题为目的着手学习。这个过程需要勤加练习(有针对性的刻意练习),有时候还需要向名师求助。
这个定义当中包含了七个关键词:适合自己、学习方法、短时间、注意力、解决难题、设定目标、名师。每一个都很关键。
二、找到适合你的学习方法。
1、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
自然主义的核心是“模仿”,结构主义的目的是“创造”。
语言、乐器、书法等,要用自然主义的学习方法去学习。
医药学、艺术、经济学等,应该用结构主义的方式来学。
自然主义是模仿式学习,遇到什么就学什么,积少成多,以量取胜。自然主义注重文本的本身。什么是文本?就是一门知识或者技能它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
结构主义的学习方法更注重一个结构,体系化的去学习,侧重对结构和交互关系的认识。它提倡透过表面的现象去寻求底层的关系,是一套能举一反三的系统,是一种质变,这样才能“创造”。
面对不同的学问,不要选错学习方法,否则很可能就是无效的学习。
2、练习不必顾全大局。
学习速度和效率的提升理论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避免无效学习,二是尽可能通过更好的学习方法把有效变为高效。
怎么样做是更好的学习方法?最简单的就是把你的目标要拆碎,针对那些细节进行反复的练习。不要一开始就照顾全局。
比如演奏一首乐曲,不要每次练习的时候都从曲子的开头一直演奏到结尾,中间遇到一些弹不熟的就糊弄过去了,就把它顺过去了,这样做效率是很低的。你应该每天只练好这个曲子当中的一句,在音乐当中它叫“乐句”,就是一句,可能是8个小节,你每天就练8个小节,每天就只练这8个小节。
3、碎片化学习的真相。
成年人每天要面对各种各样的杂事,碎片化的学习可能是我们学习的唯一方式。
怎么能在碎片化的时间里更高效的去学习?就是要带着困惑和问题进行学习,多使用搜索引擎。带着困惑和问题去执行碎片化的学习,最终的效果一定是要把这些碎片给链接起来。
有一种假的碎片化学习叫做收藏,它的存在能够非常大程度缓解人们的焦虑。但这种缓解其实不是真正的缓解,它只是给你造成一种幻觉,就是收藏了这些知识就是你的了。但其实,如果你收藏完了不看的话,你不去碰它,它并不是你的。必须要破除掉这种幻觉。
三、不谈兴趣,用任务驱动学习。
人们做事的驱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内部,“兴趣”就是很强的内部驱动,还有虚荣心等。另一个是来自外部的驱动,也就是完成任务之后带来的奖励。既然你没有兴趣,我们干脆就把兴趣驱动学习这件事否定掉。
成年人学习不需要培养兴趣,应该用任务来驱动。
生活中的任务驱动、工作中的职业强迫,都是任务;也可以自己设置任务,以教为学。
成年人要放弃一种需求,就是学什么东西都得有个兴趣,我们要放弃这样的想法。我们要带着任务来驱动学习,没有任务我们自己来制造任务,这样才能贯彻高效的学习。带着去教别人的心态参加学习,效果是最好的。一定要记得,每个人都可以当老师。
四、拖延症的“确诊与治疗”。
任何人都有拖延症,只不过有些事他拖延,有些事他不拖延。因为一个人总不可能一直什么都不干。就算是自认为或者被别人认为有拖延症的人也没有被拖死,大家都还好好的活着呢。
确认一下你拖延的那些事,被你拖延了是不是对你影响不大。如果是这样的话,其实你没有拖延症,只要你有一些是能够按时完成的事,你就没有拖延症。
面对真正严峻的任务才能解决你的拖延问题。你要通过做成一件事来突破,然后形成习惯就可以了。人往往会在任务驱动的时候出现拖延的情况。我们一生当中不可能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怎么把自己不喜欢,却必须要做的事给做了,才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难题。
设定小目标,形成惯性。
给自己设置一个真正严峻的任务,用小的目标去解决拖延的问题。通过做成这件事来突破,然后形成一种惯性。可以选择去学习一些技巧性比较强的东西,先来增强自己的信心,最后再去做那些需要由量变产生质变的事情。
五、在衣食住行上训练专注力。
一个人做事和学习的专注程度会决定你做事和学习的效率。
平常的生活本身不能训练人的专注力,但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去营造仪式感,这样会提升我们的注意力。
1、购买昂贵的学习工具。
如果学习需要工具的话,要买贵的。你只要稍微让自己心疼一点,就算达到效果了。
便宜东西本来就不是靠专注力制造出来的,买来自己用的东西要使你感知到那种专注力,才能够对你自己的专注力形成一种训练。如果我们有一笔钱用来买贵的东西,我们就没钱再去买那些便宜的东西了。也就是说,我们拥有的东西要更少一些;东西越多越不能使人专注。
2、学会一个人好好吃饭。
尽量吃点好的,少吃速食,少点外卖,尽量少吃自助餐。
我们每个人真的要学会自己认认真真的吃一顿火锅。最好能学会好好做一顿饭给自己吃。这是营造仪式感非常好的行为活动。
3、使用射灯。
这种仪式感的建立可以让你的注意力稍微集中一点,因为其它的环境都是黑的。有点像舞台的那种感觉,你把自己放在舞台上应该会比坐在观众席里更专注一些。
一边看电视或者听音乐,一边学习做事,都会分散你的注意力。
4、进入高质量的睡眠。
睡眠不够,人很难做到专注。如果你是一个长期缺觉的人,你想专注那实在是太难了。所以,我在这里要告诉你,困了就睡。不要已经困得不行了,还要硬撑着做事,这个效率是非常低的。你不如立即进入到高质量的睡眠。
六、直奔大师,不必从基础开始。
1、设定有效目标。
所谓带着任务学习,其实是说要有明确的目标。
对于成年人来讲,觉得今天我学会了这个,明天可能会有用,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念头。这是成年人去鼓励孩子们学习的时候经常说的话。而对于成年人来讲,要开始学一样东西已经不容易了,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找准这个学习的切入点。
2、直奔大师。
有了明确的目标,该如何找到精准的切入点走到这个目标?我的建议是直奔大师,不必从基础开始。这个大师不是指一个人,而是你的最终目标。
“要去到哪就从哪开始”。
七、给自己制造反馈。
学习要真正的有效,一定要有反馈,最好能有及时的反馈。
要想制造反馈,必须要有成果。自己给自己制造反馈的方法,可能是写一点东西出来,或是录制一点音频、视频。总之,一定要有输出或者应用来作为前提。(就是我们常说的“以输出倒逼输入”)
当你觉得你学了一些东西之后,一定要想办法讲出来,或者应用出来,这是自己给自己制造的反馈。所以,你一定要积极地去给别人讲东西。
1、制造文字类反馈。
学会写“摘要”。
看到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东西,书也好,文章也好,任何文字的资料都可以,要写一份摘要出来。
写摘要的规则:要对照着文本写,而不是脱稿写。要用自己的语言来写,把那些文本当中的重要事实、陈述和观点用自己的话写出来,绝对不能去抄原文。
2、制造语音类反馈。
那当我们学习那些特别容易犯错的东西的时候,最需要及时的反馈,要不然的话你就会在那个错误当中不停地打转。
对于发音练习的改善,唯一能做的就是自己给自己录音。
3、制造肢体类反馈。
对于一些运动或其他动作类的学习,要学会给自己录像。
八、怎样突破学习瓶颈。
当你遇到瓶颈的时候,你要先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就是说你已经走得很远了,有些人还不如你。
心态问题解决了之后,也许还有比如像你涉猎的范围不够广形成了一种瓶颈,或者说你的专注程度还不够高等等这些问题。遇到瓶颈的第二个原因可能是你的涉猎范围不够广,想要突破它你就要不断的积累。
但是我学到了突破瓶颈的一种方法,那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个更狭窄的范围内,以做到不去分心。
有些事真的是一通百通,你把一个东西拿下了,再去拿别的,会相对比较容易。
如果自信来自于自律,那就是扎扎实实的自信。如果自信来源于想象,那就是盲目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