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主义和结构主义的学习方法是不是对所有的知识门类都管用?学习方法对了,为什么还不管用?这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不会,另一种是学不好。学不会是指连入门都没有办法,学不好的意思往往是指达不到某种专业的程度。
1 成年人不需培养兴趣
我们先来说学不会的这种情况。学不会可能跟天赋有关,比如身高就是不够打篮球,那这种情况我们就不讨论了。直接说学不好,学不好这种情况是可以被优化的。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它毫无疑问是对的。但是,如果在这里跟你苦口婆心的说,你要多培养自己的兴趣呀,这样的话你累,我比你还要累。明明没有兴趣,非要你喜欢上一个东西,这是包办。
我掌握的很多技能,做成的事并不都是基于兴趣的。那是基于什么呢?你要知道,人做任何事都是要回报的,这是一个很浅显的道理。就算一个人他带着极大的痛苦去做一件事,也是因为做成了这件事会获得更大的利益。
人们做事的驱动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内部,兴趣这个东西它就是很强的内部驱动。此外,还有虚荣心等等。另一个是来自外部的驱动,也就是完成任务之后带来的奖励。既然你没有兴趣,我们干脆就把兴趣驱动学习这件事给它否定掉。
成年人学习不需要培养兴趣,应该用任务来驱动。你可能仍然会说,我没有任务啊,我找不到任务啊。你先别着急,我要告诉你的是,任务到处都是,生活中的任务驱动,工作中的职业强迫,以教为学这些都是任务。
2 生活中的任务驱动
先来说生活中的任务驱动,你可能认为我在生活当中对什么都容易产生兴趣,所以能把英语、吉他、摄影、炒菜都学的很好。好,就算我对这些东西产生了兴趣,也不是突然的。这里边本来就暗含着某种任务的驱动,就说炒菜好了,我掌握这项技能,并且在后来还出了教程,完全就是因为我当时跑到了英国留学。所有人都知道,英国的饭菜对咱们中国人来说那是很难吃的,我去英国之前我也没做过饭,因为我不需要做饭,没有这个任务,饭都是我爸妈做的。可是我到了英国,我就有这个任务了。的确有人是突然对做饭这个事就产生兴趣了,这样的人他也能把饭做好。但是,你看我本来对做饭这个事没什么兴趣,但是因为任务的驱动我也能把饭做好。我能够出炒菜教程这件事是一个生活中的小任务为我带来的学习成果,效果已经足够明显了。
3 工作中的职业强迫
那有一种效果更好的任务驱动,就是职业的强迫。一个人虽然做任何事都需要回报,但并不是做任何事都为了钱,也可能是为了照顾自己的生活品质。我在这些年习得的技能当中,有一样不是为了提升生活品质,而是为了挣钱。这项技能就是做幻灯片,这个是真正意义上的职业强迫带来的任务驱动,效果更是有目共睹的。
我给锤子科技的CEO罗永浩制作幻灯片,他的每一场个人演讲和商业发布会,幻灯片都是我做的。我掌握幻灯片制作的这个技能,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职业强迫我不断地去进行练习。
比如同样是摄影,一般的摄影爱好者他摄影水平的提高肯定不如在报社工作的图片新闻记者。因为他们是有任务的,是要有交代的。所以,如果你有一个职业的机会,练成一样技能的可能性会大大的提高。
到了这儿,你可能会说你是跟了一个好老板,为你安排了能让你产生兴趣,做幻灯片这样的任务。图片新闻记者,人家也是有一份好工作呀,我现在是处于无业状态,要不然这样,你帮我找个工作吧,要不然没有职业强迫我去学东西啊。这个有业和无业,我说的不是有没有企业或者个人聘请你,如果有那当然更好,但你现在说没有,请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怪没有人聘请你,你能不能自己开创一番事业呢。
我们在这里谈的不是找工作的问题,我们是借着有一个职业强迫带来的练习效果,反过来说我们要在平常做任何事的时候,我们假想,我们有一个任务的驱动,我们有一个职业的强迫。
我说让你开创一番事业,是你在心态上要有一种自觉,自己聘请自己,无论你在生活当中做任何事情都要这样做。比如你要学写代码,整天在那抠书,死记硬背那些东西,学习效率是很低的。你这种看起来就是那种心血来潮式的学习,往往很容易导致放弃,你缺少的恰恰就是一个人对你的聘请。是,没有人聘请你,这种情况下还记得我说的吗?你要自己聘请自己,你一定要想清楚到底要用代码来做什么,是做一个网站,还是写一个app,你要想清楚。其实,我现在说的这个事情本质就是你要有一个非常非常清晰,并且实际的目标。你想清楚了,好,有了任务就好办了,你带着这个任务边干边学就可以了,这样做比你完全不知道学完写代码要干什么,非要硬着头皮学习写代码效率要高的多。
4 以教为学
那你如果再说,我也不想做网站,也不想写app,我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这个时候,我也不会跟你说那我实在是没办法了。你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你可以出教程,出了教程就能卖钱呢。虽然我不是为了出教程去学这些技能,但是这难道还不能给你一些启发吗?你要不然也出个教程嘛。人人都可以当老师啊。我现在要说的就是以教为学,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无论你学了什么,一旦你可以教别人了,你就不再是无业了。而且你还不是给人打工,你是自由职业者。以教为学,一方面可以是自己对自己设置的一个任务,设定的一个目标,解决了任务驱动的问题。另一方面,以教为学,其实会让你学的更好。
关于以教为学的学习效果,我给你讲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有一个女老师,虽然是教英语的,但是她朋友让她介绍一个,有没有认识教日语的老师。她朋友说自己开了一个日语班,招了很多的学生,也都收了学费了。但是,之前安排的那个日语老师临时有了变故,上不了课了,马上就要开班了,非常急需找到一个教日语的老师。那她就问她朋友,你这个日语班要求教什么级别的日语?她朋友就说是零基础的,就从零学起。她就跟朋友说,你放心吧,我就能教。挂了电话之后,第二天她自己就去报了一个日语的零基础班,她在那边上的是那种脱产的,就全天上课的那种班。上了一个礼拜这个课,她朋友那边的日语班就开班了,所以她就在一边上着日语课,在另一边教着日语课,她同时做着这两件事情。结果,她这一期班教下来,她教的那些学生对她还都特别满意。你说这事怪不怪?
那你觉得这个女老师的做法有没有什么问题呢?是,如果作为学生,我们希望我们学一个技能的时候能够跟一个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老师来学习。那假如,比如说我事前知道了这个女老师她的这个背景,她是一边学一边在教我的话,我可能会说,我直接去报她去学的那个日语班不就完了嘛,为什么还要去让她来教我呢?你这个逻辑是非常正确的,这种诉求也是非常合理的。
但是,我们从中能看到的是什么呢?那个女老师她有比你明确的目标,她的目标是学完了要去教别人,所以她参加那个学习班,你如果也去了那个学习班,你们两个是这个班上同时在学的学生,我可以告诉你,她一定比你学的好,因为她的目标比你明确,她要以教来参加学习。
通过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我来做一个总结。我非常希望我教的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抱着一种学完了要去教别人的态度来参加学习。这样的话,我们这些老师可就省心了。不管怎么说,这位女老师还是完美地为我们展示了什么叫以教为学,她真的是落实了用任务来驱动学习的最佳典范。
小结
成年人要放弃一种需求,就是学什么东西都得有个兴趣,我们要放弃这样的想法。我们要带着任务来驱动学习,没有任务我们自己制造任务,这样才能贯彻高效的学习。
做事的驱动来自两个方面:一个是来自内部,例如兴趣和虚荣心等等;另一个是来自外部的驱动,也就是完成任务之后带来的奖励。
任务到处都是,比如:生活中的任务驱动、工作中的职业强迫、以教为学。带着去教别人的心态参加学习,效果是最好的。一定要记得,每个人都可以当老师。
自我思考:
成年人学习不需要培养兴趣,应该用任务来驱动。并不是说,成年人应该学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而是让事情成为自己的兴趣,如果本来这件事就是自己的兴趣点所在,那就更好。我们知道,自己对某件事感兴趣,并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而是在不断付出、不断收获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兴趣。所以,作为成年人,应该通过任务驱动,不断得到反馈,修正反馈,增强自己对所做事情的心理感受和认同,从而产生兴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
费曼学习法:以生活化的语言来解释一些领域专业内的问题,用别人能够听懂的知识来解释别人所不知悉的问题,是讲述人用“复述”的方式来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学习与“复建”的过程。
第一步:选择一个你想要理解的概念。
第二步:设想一种场景,你正向别人传授这个概念。你对这个概念的解释,就好像你正在教导一位新接触这个概念的学生一样。当你这样做的时候,你会更清楚地意识到关于这个概念你理解了多少,以及是否还存在理解不清的地方。
第三步:如果你感觉卡壳了,就回顾一下学习资料(返工)。无论何时你感觉卡壳了,都要回到原始的学习资料并重新学习让你感到卡壳的那部分,直到你领会得足够顺畅,顺畅到可以解释这个部分为止。
第四步:为了让你的讲解通俗易懂,简化语言表达(回顾与精简)。最终的目的是用你自己的语言,而不是学习资料中的语言来解释概念。如果你的解释很冗长或者令人迷惑,那就说明你对概念的理解可能并没有你自己想象得那么顺畅。你要努力简化语言表达,或者与已有的知识建立一种类比关系,以便更好地理解它。
第二步与第三步是个循环往复过程,直到理解了概念为止。
选概念→向别人教授这个概念→返工→回顾与精简概念。快速入门:快速入门不仅是绝对有可能,而且还绝对必要!要获得某项技能的时候,一定要想办法在最快的时间里,摸索清楚最少必要知识都有哪些? 然后迅速地掌握它们。掌握最少必要知识之后马上开始行动,而后就要把注意力专注在改进之上。比如,学习编程,最少必要知识是什么呢?语法?逻辑?思想?行动?我认为是思想和行动。对于任何一门编程语言,都会有语法规范,但是为什么有这些规范呢?实际上背后反映的是语言提出者的思想,搞清楚语言背后的思想之后,就能从整体上把握住语言的意义。还记得学习的时候,要有树根、树干、树叶吗?思想就是树根,具体的语法就是树叶。怎样将这些树根、树干、树叶连起来呢?就要通过自己的行动—敲代码,将这些知识点串起来,加深自己的印象与熟悉度,在敲代码的过程中,逐渐理解和消化代码背后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