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号17茄子皮
先分享一个小故事。
是高中时有位老师分享的,她有位大学同学,毕业后进了一间很大的杂志社工作,日以继夜地工作,相当拼命,因此不久后就升格为杂志的副总编辑,然后继续日以继夜地工作。
有一天他终于病倒了,我的老师到医院去探望他,问他:“这一次你学到什么教训 ?”
他说:“下次我应该要事先买更多的保险。”
我的老师无奈地回应:“所以你的意思是你要继续不顾身体的“拼命”,赚更多的钱、买更多的保险,然后身体就可以生更多的病?”
常常有人在说人生要“把握当下”,但是说的比做的简单,到底要怎么做 ?
我们常常像这样被“未来”绑架,为了很多还没有发生的事感到恐惧、害怕,忽略了自己“当下”的状态与感受,被恐惧驱动,做出一些可能偏离自己真正内心的决定。
那位朋友被“未来”冲昏了头,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在“当下”所发出的声音,结果就是为了未来还没有产生的害怕,产生了“保险”的心态,我们可以猜测这是他为了他所定义的幸福,所愿意付出的牺牲。
但是,一个无法让“现在”的自己幸福的人,有办法让“未来”的自己幸福吗 ?
爱因斯坦曾说过:“我们不能用创造问题的逻辑来解决问题。”这就是说明我们不该为过去所绑架的最佳铁证。
三个小秘诀,“活在当下”绝非难事,但也绝对不简单,要真正愿意透过自己每天的生活来锻练。
1. 觉:用心去觉察
觉可谓“觉察”,简单来说就是真诚去聆听自己内心的感受。
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非常难,虽然说是一个很自然的动作,但在生活中习惯回应别人期待的我们早就已经忘的一干二净了。
我今天有没有最开心的一刻、最糟糕的一刻,什么时候感到愤怒、无力,可以做的练习有每天写日记、一个人旅行这一类“独处”的行为,让自己有时间和自己好好说说话,写日记可以用一个客观的第三方观察自己的感受,了解自己为什么这样对人、那样说话。
另一个好方法是“禁语”,试试一、两天,或是几小时不要说话,可以听别人说话、到处走走,观察自己听到别人讲了什么话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觉,或是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置身什么样的情境,我们很少给自己这样的功课,真正用心去“觉察”存在于自己内在最深处的那个声音。
2. 思:用脑袋去思考
“觉察”自己的感受后就是要思考,这个感受到底从哪里来?可能是过去的经验、未来的想象,自己是不是应该要被这些想法绑架?能不能有不一样的行为、不一样的表达、不一样的自己?
我们要太多的时候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干什么、或是自己在如何对待别人,甚至有时候我们深深伤害别人自己也浑然不知,当我们大家看到一件事发生后,如果没有“觉知”,就会被困在过去和未来的恐惧中、不能自拔。
3. 定:用行动去定义
觉察、感受并思考后,我们要做的是决定与定义,然后产生当下可以做的行动。
感受的根源可能来自于过去经验或未来想象,但我们该问的是:在这些感受与思考之后,我们现在可以做什么帮我们去前进?
比方说我们人在课堂里,心中一直悬挂着上礼拜的考试考差了,内心浮躁不平,觉思后,发现自己浮躁的原因来自于对于自己表现的不满意,“我这么努力,为什么考这么差?”但是任由自己的内心持续浮躁,绝对不是改变现状的当下行动,我们该思考:现在的我可以做什么,去超越这个已经发生的事实?找出自己考差的原因,定义现在的症结点,并决定、行动,才能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