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都要到夜晚静下心来,才能点进日更的界面,这算不算拖延症的极致了?
送孩子上学后,去住在学校附近的弟弟家那坐了一阵。临近时从车窗看过去,见妈独自端着碗站在门口吃饭,也不知在张望什么。
她没想到我们这个点会过去玩,说弟弟和别人出去吃饭了,她带着孩子煮了点稀饭吃。我忙告诉她,我们吃过饭了,因为女儿要回学校上晚自习,所以比平时早些吃饭。
听妈讲了一些老故事,又说到弟弟了。妈说他每晚和朋友喝酒唱歌到半夜两三点才回,早上根本起不来送孩子上学。
妈要送小的上幼儿园,幼儿园和小学在两个不同的方向。于是大的孩子只好叫路边的出租摩托车送去学校。
听到这,我惊呆了,还可以把孩子这样交给别人送去学校,自己在家睡大觉。
我和妈说了几点:第一,坐摩托车不安全,门口那个十字路口经常出事故。第二,别人出租的摩托车没有牌照,司机又不熟,万一人家起了歹心,后果不堪设想。第三,让弟弟按时起床送孩子上学,如果实在缺觉,可以送完孩子回来再睡。
要知道这不像老家农村,乡亲们知根知底的,这外面的人来自五湖四海,人心难测,怎么可以这么大胆呢?
妈说,第一次让别人送,担心了一天,让弟弟发信息问老师孩子到了没有?弟弟却说没事的,不必多此一举。
后来连续几次没什么问题,也就习惯了,妈也不再担心。
看着弟弟办公桌上的烟盒,槟榔袋,我有点无语。若在以前,我肯定会骂他一顿,说他烟戒不掉也不该抽这么贵的,槟榔对身体不好不应该吃……
可是现在我却什么都不想说了,他这个月过完了三十岁的生日,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已不是小孩子了。
他的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和我有很大的区别。我认为的健康生活方式,恰是他不屑一顾的,他觉得自己年轻,身体和青春还经得起挥霍……
我经历的所谓生活的经验或是教训,都只是对我自己而言,他没有经历就不会理解和认同,所以多说也是无意义。
看到这样一句话:
只有对自己不满意的人,还在继续对他人不满意;而那些看得惯世界的人,已经没有脾气。
想来,我如果对他人不满意,那是自己对他期望过多,若他没有达到自己的愿望值,不满意便成了失望。
可是,在这个薄凉的社会,真正能让你对他满怀期望的,又有几人?
虽然看不惯,但是不再急着向他提出,不再对他做出要求,这是我自己的修行。
或许,有时,沉默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