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的人都说,《半生缘》里面的顾曼桢实在是太惨了。
看完之后,一两句话还是很难说。
曼桢经历的惨痛,是姐姐曼璐和母亲一手造成的。
在旧社会,曼桢一家没有男人作为经济支撑,只有靠姐姐曼璐做舞女挣钱养活弟弟妹妹。曼桢的母亲和奶奶拿着曼璐挣的钱过活,并把曼璐当作唯一的经济支撑。
当曼桢母亲习惯过上了伸手向上的日子,对于曼璐的要求,她也往往无力反驳。
曼桢和世钧相互倾心,世钧在旧社会婚姻畸形的家庭里长大。
世钧父亲和二房姨太太一家住在小公馆里,世钧母亲和寡嫂小侄一起靠经营皮货店生活。
曼桢和世钧想结婚,却被各自的家庭拖累着。曼桢姐姐出嫁了,一家人只有依靠曼桢养活。
世钧父亲的财产大部分在姨太太那边,现下如果结婚,不但要抚养母亲、寡嫂和小侄,而且还有曼桢老老少少一大家。
曼桢想,结婚的事,等两年再说。
但是,两年,又何时是个头呢?两年过去了,她和世钧各自的境遇都会好起来吗?
曼璐嫁给了有家室的祝鸿才。
祝鸿才是嫖客,曼璐是妓女。就算他们之间婚前有过激情,婚后也残存无几了。
祝鸿才仍旧嫖娼,夜不归宿,曼璐孤独、伤心,失去生育能力的她,寄希望于有一个儿子来保障自己的家庭地位。
曼璐对别的女人不放心,把苗头苗向了自己的亲妹妹,曼桢。
接下来,曼璐用装病的手段先把母亲骗来,母亲回去后再把曼桢骗来,就在曼桢住下的当晚,曼璐和预谋好的祝鸿才以“喝醉酒”的借口强行霸占了曼桢。
曼桢在被关押一年后,生了一个儿子。
曼桢的境遇,是被曼桢母亲默许的。因为曼桢母亲觉得,无论哪个女儿跟着祝鸿才,她们一家都是有钱花的。
世钧因为和曼桢失去联系,加上家里边的原因回到了南京,开始逐步接手父亲的生意。
世钧和门当户对的翠芝结了婚。世钧和翠芝只是从小认识,但并不是青梅竹马。
翠芝喜欢的是许叔惠。
叔惠是曼桢和世钧的好朋友和同事,许叔惠家境一般,自知配不上出身富贵的大小姐翠芝,他们的爱情在还没有开始萌芽的时候就被叔惠单方掐断了。
叔惠懂抉择。
叔惠后来去了美国,在美国结了婚又离了,最后选择回国发展,世钧一家去接的机。
曼桢生下祝鸿才的孩子后,在医院里逃跑,重新找了工作。
曼桢性格刚烈,倔强,对于姐姐曼璐和母亲,她心里是无比憎恨的。
曼桢和叔惠取得联系后,世钧和曼桢也很快联系上了。
曼桢亲口告诉了世钧她所经历的一切。世钧心理上很震惊,行动上很落寞,世钧不知如何是好。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无法改变现状,也没有勇气和能力改变现状的世钧,终究还是沉默了。
自己生的孩子,没有母亲不挂念的。曼璐因病死后,曼桢或经母亲劝说,或是姐姐曼璐的遗言,或因为儿子等多重原因,曼桢糊里糊涂嫁给了祝鸿才。
祝鸿才和曼璐结婚前就喜欢过曼桢,但他的喜欢仅止于占有。曼桢从没正眼瞧过他,这段过多冤孽的婚姻终究由曼桢提出了离婚。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争得了儿子抚养权。
这本书读起来很沉重,它的沉重不仅仅在于小说背景,来自旧社会家庭沉痛的压迫感,而且还有每个人复杂的心理压力。
因为故事里没有一个人的结局是完美的,所以读起来很沉重。旧社会的畸形家庭、婚姻与背叛、爱而不得、得而不甘等等,心理层面的描写相当繁复沉重。
虽然小说最后并没有用好词好句描述曼桢往后生活如何,但是故事里显示曼桢是拥有决断能力的一个人,有决断能力的人不会差到哪里去。最起码,那是她自己选择的,心甘情愿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