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焦点团队
王建花原创分享第49天第70篇。
第3周第12次总38次。
【今日感悟】
总希望自己每次咨询结束后,能够花时间静下来自我反思,详细认真回顾梳理咨询过程,并书写反思记录。但是,能够做到是非常有挑战的。每一次的书写,总是需要挣扎之后下定决心才能做到的。然而,每一次整理书写完毕,又能感受到满满的成就感与喜悦感。
【咨询历程回顾】
1.初次咨询,介绍心理咨询设置。关于咨询过程的设置,保密原则的介绍,以及咨询师和来访者的责权利等等。
2.以成果导向问句正向开场。“你希望今天讨论什么话题,对于你来说是有用的呢”?
3.来访者简述问题,咨询师积极倾听。咨询师选择表示理解支持与合适的语言予以回应。咨询师尝试了解当事人对问题的主观诠释以及问题对当事人的影响等个人与问题之间的互动。包括问题出现的概况频率程度以及当事人的感受解释与期待。并持续以自然共情,一般化重新建构,复述关键字摘要等技术回应,展现咨询师的理解尊重与认同。
4.咨询师从问题描述的过程中不断累积对当事人的各方认识。特别是当事人在意的改变以及潜在的资源。同时敏锐地建立晤谈中双方对晤谈内容的共同理解以及相互平等合作的咨询关系。
5.运用假设问句,试图建立良好构成的目标。“假设这个困惑消失了,你希望看到自己有什么不一样”?
6.运用外化和关系问句,让目标具体化。“如果你家的小金鱼看到什么样的你,看到你正在做什么,就知道你的目标达成了”?
7.强化目标,探寻目标对当事人的意义以及可以带来的好处。“如果你的目标达成了,对你的意义是什么?会给你的工作学习生活以及你的家庭和家人的互动带来什么好处呢”?
8.咨询师感受到来访者情绪有一点低落甚至有一些无助时,咨询师马上调整节奏和向度。慢下来陪着来访者。运用一般化及外化技巧同理来访者的情绪,陪着来访者倾诉,宣泄情绪。
9.在来访者倾诉的过程中,咨询师选择相信来访者运用沉默等待,给予来访者充分的时间释放自己的情绪,而没有及时的安慰帮忙,甚至给建议。就像妈妈陪着哭泣的孩子,只是默默陪伴,默默注视。不需要有任何语言和动作,孩子哭够了,会自然停下来。然后振作起来,继续做自己的事。
10.倾听的神奇力量。当咨询师充分的关注,耐心的陪伴,专注地倾听来访者时,来访者的情绪渐渐平复,理性思维,渐渐呈现,主动开始思考自己想要什么?这大概是“静则生慧”的充分诠释吧。
11.情绪变化带来身体和认知的改变。心情舒畅了,身体畅快了,头脑清晰了,力量出来了,方法自然找到了。
12.休息阶段的沉淀思考很重要。这个过程咨询师再次看到确认梳理来访者的目标资源一小步,同时来访者也再次看到确认自己的在乎和资源。
13.咨询师的反馈必不可少。反馈部分,咨询师再次充分赞美来访者的意愿动机目标例外资源以及行动力。让来访者在自我赋能的基础上,更有动力和信心,开启一小步行动。
【来访者反馈】
1.没想到自己这么在乎这件事。也没想到自己做了这么多,更没想到自己有这么多力量和资源。
2.心情有很大的转变,情绪稳定后开始理性思考,可以去思考自己到底要什么。接下来怎么做?
3.来访者从角色中抽离出来。从旁观者的角色看来访者的资源并表达出来。更强化自己的资源力量,心情更加轻松快乐顺畅,自我效能感再次提升。
4.感觉咨询师好专业。是经过专业训练的具备专业素养的值得信赖的咨询师。在信赖的基础上,很容易建立咨访关系。
5.咨询师多次重复关键字,强化目标画面,就像催眠一样,让来访者心理有画面在流动。
6.外化部分感觉特别舒服,咨询师耐心地陪伴倾听,太难做到了。咨询师不急于接话安慰,而是充分相信来访者,进入来访者的世界,同理感受沉默陪伴,让来访者在等着来安慰,但一直等不到时,不得不进入自己的思维脉络,开始理性思考面对。这样就从情绪中出来了。就像摔在地上的小婴儿,眯着眼睛哭的时候,一直在手指缝里偷偷的看妈妈什么时候来抱起来,但一直没等到妈妈的抱抱,只看到妈妈温柔信任的眼神,在耐心着等着自己站起来。于是,小婴儿自己就站起来了。
7.评量问句的反复使用,让来访者感受到自己的递进式变化。
7.当访者从角色中跳出来,用第三只眼回看来访者时,其实是理性看自己的过程,感觉心里更敞亮了。
【观察员反馈】
1.观察来访者一步一步的变化。好一点/好一些/心里好受多了/有力量有办法/去行动。
2.咨询师的设置部分很专业。形塑目标很有画面感,外化运用很自然,相信来访者的基础上,耐心倾听,不断确认来访者感觉的变化并强化小改变。
3.观察员和来访者可以达到同频,有着一样的感受变化。
【后记】
写完之后,长长的呼一口气,为自己点个赞吧。
2020年3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