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很多人在减肥的时候会有这样的感受:
得意忘形:健完身,大汗淋漓地上称,发现瘦了2斤 !敲开心!吃个冰淇淋奖励一下自己!
破罐破摔:周末出去吃了一顿火锅,第二天上称,胖了3斤!内心几乎是崩溃的……吃个冰淇淋压压惊!
心灰意冷:饮食和健身都很努力,但两天之内体重无缘无故上升了4斤!exo me?气得原地爆炸!干脆放弃努力……
为什么每天的体重波动辣么大?
是因为真的「胖了」或「瘦了」吗?
如何科学地测量体重和身材?
咳咳,今天咱们就严肃地扒一扒:关于体重的那些事儿!
哪些因素会影响体重?
我们的身体由水、脂肪、肌肉、内脏、骨骼等物质组成。大部分人「减肥」其实是想要「减脂」,同时尽可能地保留肌肉。但是问题来了,我们的体重秤并没有告诉我们减的到底是脂肪还是肌肉呀!
影响体重的因素太多了!下面就列出最常见的5种:
因素1:人是水做的
如果一两天之内体重波动很大,那么这些波动肯定不是脂肪、也不是肌肉,因为肌肉和脂肪都没那么容易减少或增加。
体重波动最大的因素是「水」。身体的水储备会受糖原、电解质、饮水等因素上下波动。比如,高碳水饮食伴随着更多的糖原储存,从而会帮你储存更多水分(大家眼里的体重飙升)。身体基数大一点的男生,一天之内体重波动5-10斤都是有可能的。
因素2:脂肪 vs 肌肉
一般的减肥过程可能伴随着脂肪、肌肉、水的共同流失。如果你的体重不减反增,原因可能不是因为你「胖」了,而是肌肉变多了。
我们都知道,肌肉的密度比脂肪大。相同重量下,肌肉(结实肉)比脂肪(软塌塌的肥肉)的体积小得多。
因素3:运动的影响
运动也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体重。
有的人运动后体重会立刻降低,先别欣喜若狂,因为降低的大部分体重可能是运动期间大量流汗,等运动后补回水分了,体重又会很快恢复上去。
也有些人运动后几的天内体重不减反增,这可能是由于肌肉储水状态、肌肉损伤修复的炎症(也叫延迟发作肌肉酸痛)、尿液、血量等因素导致的体重短暂上升。
因素4:测量的时间
体重和你每天的测量时间也息息相关。比如吃了多少、喝了多少、排泄量这些都会大大影响体重。通常情况下,一天之内人的体重在早晨排便后最轻,然后由于食物、水、排泄物的积累,体重呈上升趋势。
所以每天同样的时间称体重才更有可比性。比如,如果拿周一早晨的体重和周五晚上的体重相比,其实是没有可比性的。
因素5:荷尔蒙
如果睡眠不足、生活压力过大,也会通过荷尔蒙间接影响体重和食欲。所以保持良好的睡眠、帮自己减压,对减肥的好处真的不可小觑哦!
如何科学地称体重?
看了上文,你是不是再也不愿意相信体重秤了?先别急,接下来我们就分析一下如何科学地测量身材变化:
方法1:这些人适合每天测一次体重
如果你的心态足够平和、心理足够理智,那么你可以每天称体重。
注意:称体重时间要固定,最好都选在早上排便后、早饭前;尽量穿相似的轻薄衣服;每周取7天的平均值,更有参考价值。
方法2:这些人最多每周测一次体重
对于某些人来说(尤其是女性),体重的数值对她们来说异常重要,测量体重会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
在美国的饮食障碍治疗中心,病人们通常会被要求在测体重时转过身,不让她们看到体重秤上的数字。这是因为对于一些人来说,体重的数字有时候就是一个情感触发器,会让人产生很多负面情绪。比如当你发现自己重了几斤,心理可能会受到非常大的打击,引起一整天的情绪都被影响,最后还可能会导致情绪性进食。
不过上面这个例子比较极端。如果你是类似的情况,最好不要太频繁地测量体重。每1-2周测一次就刚刚好。
最后安蒙氏健康管家祝各位酮学在减肥的道路上得偿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