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000 #概念#心理学#第二序列改变#
什么才是有效的改变?
见
小高入大学后有一段时间陷入一种包根问底的思想状态 ,别人觉得天经地义的情况,他都会多想,比如,“为什么要学英语”,”为什么要读书“。这样的状态过度浪费了他很多时间和精力,做了很多尝试却失败,困惑的他求助父母有怎样的办法改变。
母亲跟他说,下回选择困惑的时候根据价值观排序,照着母亲的话做了,但是发现没有改变,因为他会去思考我的价值观是什么,这个价值观是否合理,父亲看到了说,你这个一种特殊才能,很多人只能用常识去生活,你却会用理性去思考,你不需要改变,还需要保留这个好习惯,将来会派上用场。
改变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改变内容,一种是改变应对方式,案例里面小高通过不断的改变内容,思考不同的内容,最终失败的原因在于,他需要改变的并不是改变内容而是改变应对方式,盲目的寻求改变的结果是,让他无法安顿下来踏踏实实的积累,这才是他的问题所在。
心理学上认为,改变作为应对方式本身,也需要改变,有一个专有名词叫作“第二序列改变”。
感
学习英语困难了,就换一种语言学习,做工作老是做了不到半年就换工作,这些事情的本质也是改变内容而非改变应对方式本身。今天看到了“第二序列改变”这个概念,瞬间有种惊醒的感觉,原来这么多年我们的很多改变都是换汤不换药。因为没有触及问题,以为把问题绕开了就能不遇到问题了,事实是这样的想法是有很大的问题的,逃避从来都不能解决问题,因为问题一直存在。
思
那么如何才是有效的改变呢?
一、接纳自己
1,接纳自己本身是一种改变,而且是一种很难的改变,顺境逆境都是人生常态,有时候我们需要忍受不好的境遇,哪怕暂时看不到希望。
2,接纳自己并非是获取另外一种好处的途径,比如你把接纳自己当作获得幸福,平静,快乐的手段,本质上你还是想要改变,追求自我接纳这个追求本身是无法接纳的原因。接纳不是追求是舍弃,舍弃的是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自我,完美世界的幻想和执念,“森田疗法”讲的就是不要纠结自己的问题,把它当作你生存的常态,去专注自己的问题,这才是自我接纳的真谛。案例中小高父亲的说法更加有效,就在于父亲的说法让他放下了焦虑不再盲目的追求改变,正是这个放在让他从无效的改变中解脱出来,实现真正的改变。
二、有效改变的判断标准
1,非常简单的一个标准就是看你改变的动作是否是改善了你的状况,还是维持了你的状况,甚至让你变得更糟了。
2,了解这个世界是并不是完美的也并非任何事情都是需要改变的,在做改变决定的时候问自己两个问题,1,我所遇到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需要改变的问题?如果你遇到的是偶尔的焦虑跟失眠那么你大可不必放在心上,如果我们错把世界的不如意当作了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改变不仅仅没有效果,有时候还会变成问题。2,我们想要改变的努力有没有打断自然的发展历程,如果我们企图打断这种自然发展的历程,那么改变不断不会有效果还是变成问题。
行
有效的改变需要我们清楚,哪些是需要改变的,哪些是不需要改变的,如果你遇到的只是世界的不如意怎么改变都是无用,如果你遇到的是需要改变的心法就是接纳自己,然后再做出调整,改变是遵循规律的但凡是打算了自然规律的,也许你的打算会变成问题,最后改变需要舍弃舍弃对生活的过度控制,对完美的自我,完美的世界的幻想和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