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很多写作者来说,写作最大的阻碍就是得了这种病——“写作拖延症”。
弱弱地问一下:你有写作拖延症吗?老实说,一直以来,我都有“写作拖延症。”
每天早上起来想写一篇300字的文章,盯着手机屏幕1个小时了却连标题和开头都没写好;
写不出来时,就一直趴在桌子上发呆发愣,眼睁睁地看着时间又过去1个小时,依然没码出一小段文字。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一个人若是得了“写作拖延症”,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摧毁我们的写作能力。
所以,我不能再这样耗下去了。于是就去阅读粥左罗的这本《如何写作》,想在书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技巧。
功夫不负有心人,果然在书上找到了3个技巧。
现在,我把它分享给想要改正“写作拖延症”的伙伴们,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一、明确截止时间,设定写作周期
明确截止时间。比如:当你准备写一篇文章时,不要说“这周完成”,而是说“这周三晚上21:00之前完成,要让自己有紧迫感,这是克服拖延症的第一步。
设定写作周期。从开始时间到截止时间就是你的写作周期,所以,千万别磨叽,你要在这个周期内立即行动,这样一来,你的效率就会处于“爆发”状态。
比如:22年上半年过去了,我要写一篇半年复盘文章,开始时间7.1号,截止时间7.4号,给自己三、四天的时间去思考、去回顾。
二、分解写作目标,降低行动门槛
写作拖延症,很大程度上是畏难心理在作怪,但越不去做,就越觉得难,最终陷入死循环。
其实,我们可以把目标任务拆分成很多容易完成的步骤,这样自己就不会感觉太吃力。
比如:你要写一篇文章,写主题、列小标题、找素材、写开头、写初稿、打磨修改等一系列写作步骤。
三、快速完成初稿,即时消化创意
作者说了一句很扎心的话:
他说:“不少朋友写文章都有完美主义倾向,非得仔细琢磨,想清楚了再写,结果写着写着就把耐心消耗没了,最后干脆就不想写了,拖延症也就开始了,这样就太得不偿失了。”
很抱歉,以上的观点我全中了。
那要怎么做才能“拯救自己”?
作者让我们记住这六个字:“先完成,再完美。”
假如你写一篇文章,一直想完美,结果很容易导致完不成。
记得我刚踏入写作的时候,就是怀着“完美”的心态,最终那篇文章拖延了两三天还是没完成。
因此可以得出:不管自己写得有多烂,都不要停下来,你先完成它,等完成初稿(初稿注定是一个不完美的东西),再做二次修改。
所以,写作本身就是修改的过程,先求完成,再求完美,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