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第6章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还能怎么做。
在生活中,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都会遇到很多问题,当大人遇到问题的时候,会自己想解决办法,往往会想好几种办法,然后从这几种办法中取当下最适合的办法。孩子也是一样,当孩子面临问题时,如果自己能想出好几种办法,而且能从这几种办法选择当下最适合的方法,那父母的大多数烦恼就都没有了。
让孩子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父母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要再用权威、提建议或给解释,然后就是引导孩子,让孩子来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想多种办法,孩子在想办法的过程中,就会知道,自己面临的并不是多大的难题,有这么多的解决办法,而且都是自己想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问题可能已经得到解决了。在下次再遇到问题的时候,孩子就不会慌张,而是会自己去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问题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如何解决问题和冲突,并从中有所收获才是最重要的。
能够自己解决问题的孩子感觉被赋予了力量,而不是被剥夺了力量。
情商高的孩子,能够想出不同的办法来解决问题,而不是做出冲动的反应,或者在第一次尝试失败后就放弃。
要鼓励孩子想出一个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就要把这当成一个头脑风暴活动。对提出的办法不要做评价,要提出各种可能的办法,而不论这些办法有多么牵强。目的就是对一个具体事情或问题,想出尽可能多的办法。
在孩子说出一个办法之后,说:“这是一种办法。这个游戏的目的是想出很多不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答案无所谓对错。把你能想到的任何办法都告诉我。”
这是一个办法。你还能想出更多的办法吗?
你能想出与称赞不同的方法吗?
在孩子的生活中,问题和冲突的出现是自然的、不可避免的。我们的目的不是消除所有的冲突,而是要让孩子学会怎样自信而圆满地解决这些冲突。孩子通常会遇到的冲突主要是三个方面的:孩子与孩子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孩子与老师之间。
当涉及到其他孩子时,最让孩子担心的问题是“欺负人”的问题,另一个是攀比,既包括在学校里和其他孩子的攀比,也包括在家里和兄弟姐妹之间的攀比。
权威法、建议法和解释法有一个共同点:都没有父母与孩子的交谈,而只是父母自己在说。父母经常发现自己是在自言自语,说的都是自己脑子里的想法,而与他们的谈话对象——孩子——几乎没有关系。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听我们说,就必须向他们表明我们在听他们说。
我能解决问题法帮助孩子和父母不再发生冲突:
对于父母来说,第一步就是要认识到,不能把目标定为:父母想让孩子做什么,孩子就要做什么。如果父母想让房间整洁,孩子就无权选择是否要整理房间。孩子应该可以选择如何整理。例如“你可以决定把你的绒毛玩具放在哪儿,把衣服放在哪个抽屉里。每次可以从一件事情开始。”
孩子不是想不出办法,而是在他感到自己被贬低时,不去想办法。我能解决问题对话给了孩子一个感到自己很有办法的机会,而不是觉得受到了羞辱。
小结
出现冲突是正常的。通过解决冲突,孩子们学会了在人际交往中与人协商。要把冲突看做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而不是被迅速处理并忘却的烦恼。
在你的孩子提出第一个解决办法之后,不论是什么办法,你都要认可。重要的是,要保持孩子思考的连贯性,使其不受阻碍。可以通过对孩子说“这是一个办法”来达到这个目的。然后,让孩子接着想不同的解决办法。
正是想出不止一个办法的思考过程,才有助于解决问题。此时,思考本身要比孩子想到了什么更重要。如果你想称赞孩子想出的一个具体方法,要说“想得好”,而不是“这是一个好主意”。一个“好主意”可能这次起作用,但下一次不起作用,这会让孩子不知道下一次怎么做。
在你的孩子能轻易地通过头脑风暴想出不同的解决办法之后,要让孩子考虑每一种解决办法可能会使别人有什么感受。
根据别人可能会有的感受来考虑解决办法,是孩子学会自己评估一个办法是好还是不好的第一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