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公案”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公案,即道教全真、佛教禅宗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

宋陈善《扪虱新话·读书当讲究得力处》:“古书中颇有赘讹处,便是禅家公案,但今人未尝体究耳。”

清金农《海会寺池上观鱼呈送禅师》诗之一:“阿师抚掌留公案,大海何如沸鼎中?”参见“公案学”。

禅宗认为历代宗门祖师典范性的言行可以判别学人的是非迷悟,故亦称公案。明·株宏《正讹集》指出:“公案者,公府之案牍也,所以剖断是非。而诸祖问答机缘,亦只为剖断生死,故以名之。”禅宗自称“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然而从唐代始,禅门各宗就传诵着许多祖师言行和内省经验,后来陆续记载在各类语录和灯录中。如风幡、立雪、柏树子、西来意、拈花微笑、当头棒喝等,均脍炙人口。“公案”被视为禅门传法的“血脉”,祖师“直指”的法门。其作用在于对机开示,打破情识之网,进而悟入“无分别智”。正如宋·圆悟《碧岩录》第九八则评唱指出:“古人事不获已,对机垂示,后人唤作公案因缘。”禅宗的公案号称有千七百则。如果仅在字面上兜来兜去,不去悟入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那未公案便成纠缠的葛藤了。“公案翻腾旧葛藤”(元·耶律楚材《和裴子法韵》诗),这是不足为训的。公案不但有一针见血的机锋和理趣,而且还有诙谐活泼的语言和简洁生动的情节,对话本和公案小说的发展有其影响。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再次向想分享人生维度的话题,一个人的成长就像种子,首先向下生根,往土里深扎,这是我们的深度,是整体层面的思维,是领...
    亦坤阅读 170评论 0 0
  • 1、露一手。有人说,没有崇拜就没有教育。但是,不能缺少这样一份清醒:不要亵渎那纯洁的崇拜。于老师教书30多年了,从...
    静致温婉阅读 614评论 0 0
  • 2018-09-16 D49【读书感悟】3173-安安 第3章:利用框架来节约时间和精力 5、选轴意味着一切! 定...
    安安Ro7cie阅读 26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