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晓松的母亲曾对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这句网络流行语后,俨然已成了一种象征,一个心灵的避难所,一座明亮温暖的灯塔,一句实现自我的浪漫表达。
01 诗与远方不是逃避,而是信念
有人说:世界那么大,我也想去看看,我也想辞职,也想撇下家庭,远走高飞,去寻找自我。可是我做不到。所以,我还是继续在这里做鸵鸟好了。
诗和远方,在他们看来,似乎是逃避平淡乏味生活的一条出路,但又觉得走这条路的代价太大,于是放弃了。
如果仅仅是为了逃避什么,比如说责任、义务、处理不了的人际难题、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所以才想要改变现状、换个环境的话,那么即便鼓起勇气行动了,也将发现新的环境绝不是幻想中的无忧岛。
人生总会有各种各样绕不开的课题。诗与远方就是那困顿中的信念,迎难而上,每一点滴的努力与坚持都有意义。
02 诗与远方不是不知足,而是知不足
对现实生活,人们大概有三种感受:知足、不知足、知不足。
知足方能心安,知不足才能进步。知足而知不足。重要的是何者该知足、何者该知不足。
不知足的本质是贪婪。即便靠着贪婪的驱动攫取了一定的成就,也称不上诗与远方,因为他还一直自缚在精神的贫困里呢!
知不足不等于不知足。对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知足常乐,与对平淡乏味的日常现状感到缺憾,这两者并不矛盾。别以为是老婆孩子碍了你的事,她们可既没有妨碍你写诗,也没有挡在你去远方的路上。真正框住你的,是你自己思维的墙。
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02 现实追寻,抑或境界升华
有人说,诗和远方就是每天过着不劳而获、无忧无虑的神仙生活。所以有钱的人更可能接近诗与远方。
也有人说,那是闲暇之时读读诗、每隔一段时间都可以出去旅旅游的闲情逸致。所以有闲的人更可能接近诗与远方。
我想,诗和远方不仅是一种现实的追寻,更是一种境界的升华。
诗,是在平淡的日常里发现诗意和美好;远方,是心灵的足迹所能抵达的最远处。
就算走了那么多地方,见过那么多人,但视角还是那么窄狭,判断还是那么片面,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还是那么单薄。一个封闭荒芜的内心世界,又怎么装得下诗和远方呢?
残疾的余秀华曾经写出了那么多诗。她的诗就是她的远方。
一个胸怀广阔的人,即便在眼前的苟且中,也能活出诗和远方来。
03 在路上,认出远方的模样
很多驴友总是喜欢用脚步去感受足下的土地。他们跋山涉水,有时还会摔倒、受伤、中暑、挨饿、受冻……但是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使那远方的山顶更加迷人。去西藏旅行的达人们也总是喜欢驱车自驾,感受行驶在天路上的期冀、震撼与敬畏。
这更像是一种“高级苟且”。突破体力的极限、克服精神的考验,最终拥抱的美景便成了一种极大的犒赏。
坐飞机能让你更快抵达。但是这种“快”容纳不了那么多深刻极致的体验。而开车却让你感觉自己“在路上”,慢慢地抵达内心的天堂。在这种“慢”里,一个人不断地在和自然对话,和过去、未来对话,和自我对话。
尽管向往着诗与远方,但大多数人都免不了眼前的苟且。然而你在其中充分地体验自己悲欣交集的生命,既向现实挺进,也向理想追寻。
没有人一出生就诞生在有诗和远方的伊甸园里。人人都在路上。害怕辛劳的人喜欢走捷径,但是即便到达了远方他也没有办法认出来;而那些脚踏实地的人,他从每一步中都认出了远方的模样。
04 生活不在别处,而在当下
这条路并不是一条跑道,并非最快的人最先领略到远方的美景。路上的人们既不需要彼此竞赛,也不需要与时间赛跑。
磕长头的人的虔诚并不体现在他们比别人多磕了多少长头,而是蕴含在每一次磕头时身、心与当下的合一当中。同样,在路上,我们也身心合一地走着,在每一个当下的步子里认出美好的远方来。
每个人领略到的风光也都是不同的。倘若相遇了,彼此分享分享见闻和感悟吧,不要觉得这样做是耽误了自己赶往远方的宝贵时间。
我们心心念念的诗与远方,可能存在于过去和历史中前人的情怀里;也可能存在于“明天会更好”的对未来的寄望中;但必须回归于在当下和现在,在这儿我们真真切切地身体力行着。
愿我们都能在当下便与诗和远方相遇。
【无戒365天日更营 第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