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的书页不断掀开,发展的命题日新月异。“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经济发展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新机遇和新矛盾新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既是新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也是打造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在发展的道路上一定要保持定力、激发活力,在稳企业、保就业的基础上,充分凝聚起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的必由之路。
突出准确识变,明确发展方向。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带来一系列新挑战,必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辩证认识、把握大势,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利用发展规律,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机遇。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把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等优势发挥出来,进一步培育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强化组织保障,打造强大引擎。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经济的发展必须由党建引领。要创新“党建+帮扶”“党建+项目”“党建+治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注重可持续发展,坚决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强化党管人才观念,把党员干部放在基层一线、防控一线、项目一线磨砺锻炼,着力打造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注重把吸纳、培养本土人才与选拔、引进特殊人才结合起来,既筑好巢又引来凤,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大育才用才力度,推动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深度融合,以高质量人才队伍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重创新驱动,拓展发展空间。经济发展不仅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要加强科技创新的技术攻关,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和产品保障能力,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强做优,以更高级的产业基础、更现代的产业链条挺起发展质量的“脊梁”。积极调整产业布局,促进企业转型升级,把高质量发展与扩大内需战略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打造新的增长级,壮大新的增长点,形成发展新动能。打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堵点,激发内需潜力,确保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比认识更重要的是决心,比方法更关键的是担当。只要坚定必胜信念,全面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避免发展陷阱,克服路径依赖,实现弯道超车,这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就一定能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