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士比亚说过: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说同一本书,不同的人读,体会不同,这是横向比较。其实还有纵向比较,那就是同一个读者,每读一遍哈姆雷特,也都会有不同的感受。
阅读,就是用阅历读。这一点,我深以为然。
前几天刚刚读了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文章中写了她多次读《海的女儿》的不同感受。8岁时,读完《海的女儿》泪流满面,公主变成泡沫,觉得她倒霉极了。18岁的时候,情窦初开的她才明白,这原来是一篇写爱情的童话。28岁的时候,毕淑敏做了母亲,关心起人鱼公主的家人。38岁的时候开始写小说。不由自主的探讨起安徒生的写作技巧。48岁的时候天眼洞开又有了新的感悟,她认为这是一篇写灵魂的故事。毕淑敏说,等到58,68 ,108的时候,不知道会读出怎样的深长来。
阅历不同,感受就不同。同样的童话故事,小孩子读的是一种感觉,大人又读出另外一层感受,我也有同感。
例如我很喜欢的绘本故事《活了100万次的猫》,却不忍心一读再读,因为,每次都会泪雨滂沱。给女儿读,我哭了,给学生读,我哭了,自己每一次读,都禁不住流下眼泪。与其说这是一本写给孩子的绘本,不如说是一篇写给大人的童话,因为我从中读出了自由、爱情和责任。
起初,猫活了100万次,不喜,死过100万次,不悲。经历过100万个主人,有过100万种活法,死法,但它只是主人的玩偶、宠物,没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每一次殒命都换来主人的伤心哭泣,而它自己却无动于衷。
后来,它不再是别人的宠物,变成了一只野猫,真正属于自己,开始了属于自己的生活,它喜欢自己,喜欢自己无忧无虑、无牵无挂的生活。
直到它遇到了那只漂亮的白猫,结束了自己的单身生活,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平淡、温暖的过了一生,最后孩子长大,白猫死去,这只猫悲痛欲绝,再也没有活过来。
每次读到白猫死了,虎斑猫哭了,我都会潸然泪下。这也是它101万次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哭,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白猫,它的伴侣,“猫抱着白猫,流下了大滴大滴的眼泪,猫头一次哭了。从晚上一直哭到早上,又从早上哭到晚上,哭啊哭啊,猫哭了有100万次。 ”哭得撕心裂肺,撼天动地!早上、晚上……一天中午,猫的哭声停止了。它死了,再也没有活过来,这只活了100万次的虎斑猫猫永远的离开了!
每次读到猫为白猫死去而哭的这一页,我也会留下大滴大滴的眼泪,甚至哽咽得读不下去,也不忍再读下去。真希望猫能永远与白猫相亲相爱,永远的活下去,可是它就像动了凡心失去法力的神仙,在无意义的千年万年里永生,而真正为爱而活,却感觉生活太美好,生命太短暂。
爱人离去了,苟活还有什么意思?任凭世间万物再美好,也抵不过和爱的人一起走过的暮暮朝朝。今生今世不能再相伴,只求和你共赴黄泉。
生命需要长度,更需要有厚度、宽度和质量。浑浑噩噩、昏昏沉沉地活千万年,不如轰轰烈烈、甜甜蜜蜜爱一场,平平淡淡、安安稳稳过一生。
这不只是在写一只猫,我从中看到了一个懵懂无知的翩翩少年成长为一个有责任担当的男子汉的蜕变。
年少气盛,轻狂洒脱,不畏生死,经常炫耀自己辉煌的历史,把曾死过一百万次挂在嘴边,可是当前世五百次的擦肩而就成了今生的一次回眸,当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时,她成了他的传奇,成了他一生的牵绊,他再也不敢谈死了,人到中年,不但不敢死,连病也不敢。因为他不再是一个人,他是全家的顶梁柱和主心骨。不再肆意挥霍生命,而是享受生活每一天,在平淡怡然中把日子过得山高水长,天荒地老。
这些是小孩子读不出来的。
就算自己以前读过的书再读一读,每次都有新的感受,因为走过的路,经历的事不同,看事的心态、思维也就不一样了。俗话说:少不读红楼,老不读三国,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