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门口有条路
作者/狼烟诗影
我的家乡是一个深山里的古镇,官方县志记载的历史只能到民国时期为“大兴场”的古镇,清朝不知有没有名字?官方历史没有记载。听说民国时期,家乡古镇就用“大兴场”这个名字,听说都是沿袭明朝古镇的名字。也听说从汉代到隋唐宋元明清时期,古镇名字基本上都是用“大兴场”和“大同”这两个名字轮换更改。
我家乡的古镇,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家乡古镇中,就有着几十座古寺庙的遗址,已知时间最长的两个古庙可追朔 汉代时期。还有就是古镇“官厅”山上,那常乐寺边,那里有着一棵两千多到三千年树龄的古柏,它记录着古镇的故事和沧桑。再沿着千年古柏边上那条路,往上500米,便是盛唐时期修造雕刻的“石笋山摩崖造像”了,那浩大的工程,或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雕刻完成,属于“国六”文物保护石刻群。再往右两公里,有型孤峰似笔尖的“石钟山”,山上还存有一座北魏时期风格的古佛塔,或还更早一些,这些都能诉说着古镇几千年的历史。关于为啥古镇现有的《直隶邛州康熙志》和《嘉庆邛州志》里居然没有一点大同古镇的历史信息的记载,这就成了历史之迷了。
儿时,我记得我家门口有条碎石路,路不宽,差不多只能是双车路道,弯弯曲曲地从大同古镇穿过崇山峻岭,才到当时的邛崃县城。父亲说:“这路已经不错了,六十年代还只是一条石板路,去县城,也只能步行或骑马”。爷爷说:“别看咱家门口这条路不是大马路,却是有几千年历史的茶马古道,是直通西藏和云南的官道,在解放前,家门口的这条路,每天是车水龙马,有几千背煤炭卖的人,来往于这条青石板路上,还有那些商队用马驼的山货和盐茶,都是去云南和西藏做生意的,热闹着呢。只不过现在交通方便了,有了可以过气车的公路,咱家门口这条路就不再热闹了”。爷爷还说家门口这条路有好多好多的故事,别看我们家门口这条路离古镇就二里,却在家门口通往古镇二百米的地方,有一道天然的“石门”,进出古镇都要经过那道“石门”,那里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关口,这样一道关口,恰恰是几千年来保护古镇免遭战乱的重要一环。石门左边是笔直的山岩,高不可攀,右边是奔腾而过的磨子河,河水很急,石门离河面也很高,若要进出古镇,就必须经过这个天然的大石门了。当然古镇的方言把这茶马古道上的“石门”叫“石包咔”。爷爷还说:“民国时期,是一个乱时的年代,土匪也是经常战领这个大石门。总之,这个关卡经常在官府和土匪之间轮流控制着,所以那里死了不少人”。
听了父亲和爷爷讲述家门口这条路的故事,我已对他们眼中的青石板茶马古道,甚为佩感兴趣,可是,我却无缘看见爷爷口中所说那古道的车水马龙,和那种热闹非凡的景像。父亲和爷爷眼中的茶马古道,也只能随之而模糊地刻画在我的想象里。
九十年代初期,家门口的这条碎石路,在一个月的施工之后,变成了平坦“沥青”路,这让古镇人奔走相告,喜乐欢颜。短短几年,本来已满足古镇人的沥青路在半个月里瞬间又变成水泥路,这让古镇人感觉已经进入现代化的大道 。加上古镇村村通水泥路的实施,古镇人感觉己进入小康的生活。
2012年,古镇来了一位叫“朱锦”的乡书记,他年龄不大,文质彬彬又英俊帅男,就是他,在短短4年,把千年破旧的古镇,重新翻新装饰了一遍,变成一个名副其实的古镇,是他,把古镇的年轮刻画在历史的书页上,古镇人,记下了他的名字。当我再次回到我的家乡古镇时,家门口已不再是那一条水泥路了,已是横向通往古镇碧玉般平坦的草石路,又竖向在我家门口架了一座乘重达五百吨二十米宽的大桥,从一个3000户人的古镇农村集中新区门口而过。从那以后,古镇的风貌,古镇的故事,古镇的历史,上了邛崃电视台,四川电视台,最后还多次上了央视。大同古镇,这个有着几千年的古镇,倾刻间,让国人都知道四川邛崃有个“五彩小镇”,因为古镇除开“古”,还有突尼斯风格的五彩房子。百度搜出来的大同古镇,一是“五彩小镇”,二是“艺术小镇”。古镇这样的名字,引来了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赏景人和考古人。也吸引了源源不断从省内外而来的旅游团。
从此,家门口这一条路,已从千年青石板的茶马古道,变成了今天宽阔而平坦四车道沥青路面。那途经家门口这条路上远道而来的客人,已站满了古镇的大街小巷,和那河上的廊桥,磨子河两岸,游人如织。我眼中的四十年,家门口的这条路,在党和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下,变化真的是太大、太多。
作者/狼烟诗影,四川邛崃市人。曾用多个笔名著有诗歌,小说,散文,散文诗数百篇,古体诗,填词两千多首。笔名有:狼烟诗影,田子,哥哥在写诗,温柔一剑,老大,风中孤影,风中流浪……等。作者真实姓名暂时保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