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常人学习《孙子兵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如何作战,如何以少胜多,如何以弱胜强,但殊不知,《孙子兵法》所贯穿的内容其实并不是交我获得以上技能,不是战法而是不战之发,不是战胜之法而是不败之法,不是以少胜多之法,而是以多胜少之法。可能这样解释会让很多人失望,觉得我们学习兵法还有什么意义呢?让我们细细道来。
《孙子兵法》的主旨可以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不战,第二部分是不败。
不战可以分三种情况来衡量:1.打不赢就不打。2.能打赢,但战争的代价太大,正所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还是不打。3.能答应也打的起,但是看看可不可以不用战就能让对方投降,这样付出的代价才是微乎其微的,正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
不战是因为战争付出的代价太大,失败的风险太高,所以我们要善于忍耐和等待,等待也是最重要的战略行动,很多人不能忍不能等,是因为焦虑,焦虑导致乱动作,不能踏踏实实做好一件事情,而是到处找风口,找了很多风口,找了十来二十年,结果没一个风口把自己吹上天,很多企业也是因为战略焦虑,才会做出很多错误的动作。
不败又怎么理解呢?我们人生在世,不要追求胜利,而是要追求不败,不要以胜利为目标,要以不败为导向,观点虽然听起来颠覆,但我们举个例子就能说明,我们常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意识是说,我们去追求一个最好的目标或一个最好的成绩,即使得不到最好的,那也跟他差不多。但返回来想一下,真的是这样吗?如果真是取法乎上,相当于给自己定了一个一厢情愿的天花板,但失败是没有底线的,可能会败的一塌涂地。但如果是按不败来设置目标呢!我是设置了一个最低的可以接受的目标,但如果运气来了~上不封顶。
所以如果我们把自己的人生放在一个很长的时间轴来看,我们以时间做朋友,我们是可以等的起的人,我们是没有贪心和侥幸的人,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贪心和侥幸是孪生兄弟,我们身边有太多这样的例子了:看见股市疯涨,卖掉房子去炒股,结果股市崩盘,40岁输掉了全部家当,变的一贫如洗;赌桌上那些一把梭哈的人,运气来了可能会赢一把,但大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筹码完了黯然离桌;这样的人一心想着大获全胜,但从来没考虑过失败的后果。
所以我们说,孙子兵法很多时候是消极的并不是积极的,不是让我们更加强大,而是让我们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无能为力。我们能控制的事情是很少的,正所谓你有你的计划,世界另有计划,我们只能控制我们自己,那我们学习《孙子兵法》的意义何在呢,意义就在于,这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堵塞我们错误的源头,不去追求错误的、偶然的、侥幸的机会,而是踏踏实实每天进步一点点,正所谓最快的进步就是不退步,加上时间轴的长度,我们才会取得最大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