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承认问题的存在。对于一向自命清高的我来说,要承认自己在为钱烦恼,是重创自尊心的一件事。
所以,我大部分的力气都用来迈出第一步:我承认,我确实焦虑了,为了钱。
要钱干什么?不是为了浑身名牌,而是希望蹦蹦从小就有见识,有格局。这需要优质的教育,也许会超出我们经济能力。
"这个想法并没有错,很正常。"我开导着自己,"说明我是一个有责任感的妈妈,只要把这个方向调整一下。"
当然,道理想通了,彻底解决并非一朝一夕。就像感冒,不管怎么治,病程都得个十天,但做点什么缓解症状还是有必要的。
首先,我得从内到外地稳住自己,内是情绪,外是行为,尽量让自己不要因为焦虑失去体面。
稳住情绪,比如听说周围有谁情况比较好,就默默告诉自己:我们现在比二十出头的时候好多了,他的实力也是一年一年积累出来的,只要努力,等到了他那个年纪,我们也一定会很好的。
这样正向积极的疏导,让我很快就恢复平静和快乐。更重要的是,保住了对世界的热情和善意,不会陷入恨人有笑人无的可悲境地——我认为这个样子实在有损做人的尊严。
至于行为,比如三月份贱内加薪,我心里觉得加这一点有什么用啊,但还是像以前一样萌萌地赞叹:"哇!你好厉害呀!"……唉。已婚妇女可爱不可爱,决定权不在生活,而在自己。
当然,最重要的是,我得解决这个核心问题:如何以有限的经济能力,给蹦蹦相对优质的教育?
答案在哪里?我夜不能寐,起来刷知乎,偶然刷到一个问题:"你见过的最厉害的人是什么样的?"有一个高票答案是说自己姥姥的,在动荡不安的大时代,她对形势的判断,对人心的洞察,对道德的坚守,对家庭的责任,总能使一家人转危为安,顺风顺水。
感慨之余,我想起一个调查,说是文革后,大家的物质起点基本一致,都是一穷二白,但右派的后代普遍比贫农的后代活得更好。
这说明父母的修养就是孩子的起跑线,这等重要的事情钱解决不了。
所以实在没钱的话,也没关系。
值此,我彻底想通了,豁然开朗,长舒一口气。
不能去贵族学校,但陪他一起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照样可以开阔眼界。正视他的负面情绪,鼓励他的好奇心,培养他自我教育的能力,这样,他长大了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
其实我觉得,人一辈子最重要的有两件事: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处世能力。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保证健康,良好的处世能力让人快乐。健康,快乐。说来平常,细细一想,做到是很不容易的。而这么重要的事情,贵族学校应该不会教给他,还是得父母亲力亲为,言传身教。
想到这里,猛然醒悟,很久以来,我已经忘记了家庭教育才是最重要的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并非能用物质解决,还是要靠人。
这样的一场烦恼,让我清楚地见识到了人性的软弱,如果没有理性时时刻刻约束,在渐行渐重的生活压力下,人很容易就会跑偏。
少年时的文艺范儿总是容易的。而真的猛士,是过了半辈子一地鸡毛的生活,在一把年纪还依然鲜活有趣的人。他们看似感性有余,其实多亏了骨子里坚不可摧的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