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好巧网,就像是吃了场大餐,而用上Agoda的时候,感觉瞬间回到了蛮荒时代,真是刺激。罢了,还是继续今天的分析,继续围绕搜索模块。
进入Agoda的首页的时候,突然间以为来到了好巧网。布局是何其的相似,突出了位置的搜索。就在我满怀期待的时候,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搜索,是的,完全不一样。
和往期的OTA携程、booking以及好巧网都不一样,Agoda是把搜索放到左侧,类似于Linkin的搜索方式。左侧的搜索是手风琴效果,全部tab都是默认展开,所以距离拉得非常的大。但是搜索的维度和携程、好巧网都差不多。星级/住宿类型/酒店服务/周边位置等等。这种体验,在我第一次进到页面的时候就开始吐槽,因为我必须下拉看很多无关的酒店内容。Agoda作为跨国的OTA酒店预订产品,面对的同样是海外游用户。想想我们前两篇关于好巧网和booking的一品,我就很清楚的讲到,针对海外游的用户场景,最好的方式肯定是突出位置搜索。那我们看看agoda的位置搜索在哪里。
点击右上角的MAP,弹框出地图,这时候就可以直接点击地图来搜索。这里我们来对比好巧网的位置搜索中的地图摆放。
明显可以看到,好巧网的基于地图的位置搜索都放到右侧,非常直观,非常明显。而Agoda的地图搜索用如此小的按钮当做入口,显然是不够直观的。
再理一理前两次讲到的booking、携程、好巧的搜索,这些搜索主体的放置均是横栏式的。
为什么Agoda的搜索要设置为左侧竖栏,为什么他的基于地图的搜索按钮并不突出?
这里面是有些原因的。左侧竖栏的搜索,会增加用户的下拉行为。增加下拉行为,意味着用户停留页面的平均时间增长,用户接收的酒店信息就更多了,这无形会增加用户的预订转化率。但能增加多少转化率?就像我当时的吐槽,看了一大堆无用的酒店信息,这种给用户带来的体验是惨绝人寰的。
首先左侧的搜索框是随着右侧的页面滚动的,所以便利的点击左侧搜索是不可能的;其次,搜索里的tab栏里的内容非常多,最多的将近20多个选项,一个个让用户勾选再搜索,这是多么恶劣的体验。当然,针对有些用户没有体验过更好的产品,agoda以其市场资源的积累,也能吸引一部分用户来使用。这算是agoda的优势。
我不认为这种左侧无限放置搜索的方式会增加非常多的转化率,这是蛮荒时代的产品,那个时代的用户口味还没那么叼。而好巧网,把位置搜索做得已经超越他们太多了。Don't make me think.我们也要看到,对于这样的大公司,产品的重构和转型已经是基本不可能的事情。基础的技术架构已经陈旧,成年累月的积累,太重。重构意味着从头来过,意味着会失去大量老用户。这里吐槽的产品体验,只是我们在这个时代已经不够合适,下一个时代的人又会吐槽现在的产品。祝福好巧网走得更远。
agoda在酒店信息的展示上还是值得借鉴的。
对比booking等传统的OTA网站酒店显示,Agoda在预订酒店的决策引导上,通过文字颜色的变化展示出空房数量,这对于用户的心理还是有影响的。
在图片展示上和之前的差不多,但是他抽取出了评论,把评论中用户谈及到最多的观点挖掘出来当用户印象。
Agoda的评论挖掘值得学习。
第一:区分住客类型,不同的住客类型会有不同的酒店评分和六个维度的评分;
第二:在评论的内容上,都把评论当中的用户的主要印象抽取出来,并且绿色的评论体现了符合酒店几个维度的主要特点。
在对评论数据的挖掘展现上,Agoda做得比好巧网好。好巧网在评论这一块并没有分析出用户具体的观点和印象。评论的数据挖掘是一件非常耗费开发时间的事情,难度也大,大数据的背后挖掘并没有像前台展示那样简单。
个人觉得Agoda在评论上也还有改进的地方,比如游客类型的选取,把订这家酒店最多的游客类型抽取出来当做酒店的一个标签,也许会更好。但这样,也可能会带来一个后果,这种游客类型的酒店的空房率会增加。酒店的房型会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的用户。假如OTA将酒店固定为某种游客类型的酒店,很可能会就会带来以上说到的后果。更优化的做法,是针对房型进行细致的标签优化,这样子的一个缺点就是技术成本提升。所以就要通过收益来考量,酒店的游客类型标签需要细化到多深。
今天也还是主要针对搜索模块和评论模块进行分析。从Agoda上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格,竖式搜索;更好的评论挖掘。看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针对性的参考之前的三篇文章《【每天一品】好巧网(1)》、《【每天一品】好巧网(2)》、《【每天一品】Booking》,相信对于酒店预订行业的搜索模块就会有更深的认识。
PS:允许非商业性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
这里只求真,没有真理。
个人独立博客:PMFuner.com
记录一个不惧撞南墙的野路子产品经理的故事.
期待分享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