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听这个电影名字,就觉得特文艺,肯定传承中国文化的片子,看着精美的宣传画,想着难道是写木匠的吗?总之想着要去看看,符合我的胃口。
后来,电影层出不穷,一批又一批,爱情片,青春片,科幻片,美国大片,很快我就将它给遗忘在了角落里也许不在记起。知道一天,制片人方励下跪的事件,把这部电影推上了风口浪尖。原因是片子一开始票房太低,各院线的排片率自然也底,而且都是午夜场,中午场,制片人跪求院线经理给它留一些黄金时间。
这件事情很快就上了微博热搜,刚好我想去看电影,所以去看了大家的评论。有人说这是老一辈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坚持,也有人吐槽是一部被炒烂的文艺片,客观的讲好评率挺高的,但我心中仍有疑惑,抱着一探究竟的想法进了剧场。
故事发生在陕北的黄土高原上,时间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一位农民为了实现吹唢呐的愿望,让儿子去求学,老师傅不随便收徒弟的,但是被游天鸣心疼自己父亲而落泪而感动留下了他。学唢呐和任何一种手艺都是不容易的,终于凭着师傅的悉心教导和自己的努力学成了“百鸟朝凤”,接受了焦家班,成立了游家班,唢呐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没落了。
影片的开头,焦师傅何等受人尊重,他说当年吹“百鸟朝凤”那是要做到太师椅上头的,底下跪着孝子贤孙,乌压压一大片,吹起唢呐如百年齐鸣,而且这首曲子,只吹给最德高望重的人才行。影片的结尾,有一个小片段,游天鸣为了完成师傅的遗愿,去请师兄弟吹一台唢呐,半路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一个人在大楼的角落吹唢呐,面前放了一个乞讨用的盆子,他的眼中是一片凄凉。在以前,吹唢呐之前大家是要做拜师礼的啊,艺术的尊严已经无处可以存放。
影片的现实正是由于它的不完整来体现出来的,焦师傅临死前嘱咐徒弟说我死了,只给我吹四台,游天鸣说,师傅,我给您吹“百鸟朝凤”。结果,连四个人都凑不齐了,有的只是一个人的“百鸟朝凤”。最终师傅想组织人吹一遍八台的唢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愿望也没有达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真的就只是遗产了,传承难以为继。
这是一部饱满的片子,父子情,师徒情,以及传承文化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它将这些一一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关乎文化,关乎责任,关乎传承,关乎信仰。我想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吧,它将一个以唢呐为代表的传统艺术的发展没落尽可能的展现给我们,让我们去思考,以去寻找保护与创新之间的平衡。
记得在《开讲啦》中看见过一位老艺术家讲他下乡的故事。他看到过村子里的人们用玉米杆搭的台子,穿着袖子已经完全裂开两半的戏服,但他们唱得那样一丝不苟却又悠然自得。他说,那人一开口,就知道人家是有真本事的,他们是我的老师,我是去学习的。他们的演出费呢?在二十世纪出,十几块一场一个人,还要自己化妆,填饱肚子都成了问题。老艺术家说感叹民间艺术的生命力,落地生根,但遇到吃饭问题,他们能坚持多久?
只有艺术和情怀是填不饱肚子的。影片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强迫天鸣去学唢呐的父亲,到了最后也开始劝说他放弃,他面对大家的劝说,就只有一句话:我跟师傅发过誓的。
我是九零后,对吴天鸣导演没有多少了解,但都说字如其人,相信透过一个人的作品也能了解一二,吴天鸣导演的影子多少都映到了焦师傅的身上。故事讲完了,电影却没有结局,它抛给我们一个问题:老艺术和老艺术家到底该何去何从?
方励并不是《百鸟朝凤》的制片人,他的这一举动使得电影票房这几天大幅上涨,在我看来是一种悲哀,不管是炒作还是出自真心。
有人说文艺片装清高还想要票房?可我觉得它一点也不清高,它是一部深深扎根于泥土里的作品,
以上。
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大家采取保留意见,欢迎交流。
ps:影片里还有一些小的细节没有写,比如天鸣的泪,他师弟蓝心承认的错误,还有师娘的关心,包括天鸣父亲与友人的对话,等等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关注的东西在里边。
图片都是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