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补习班的年代,童年是阳光下的奔跑,很开心、幸运。二中山上(家附近的小山包)漂亮的蜻蜓和铁路旁的花园给了我很多快乐充实,不过我清楚的感觉到,与邻居的孩子比,我和姐姐其实是游离的状态,大部分时间我们俩在家里度过。家里有一个亲戚给打的木头书柜,带着时髦的玻璃推拉窗,里面的书大部分是父亲购置的,以文学传记和历史居多。最初属于我的读物是大约十来本的小人书,题材有电影剪辑、游击队、女侠复仇、民间故事等等,其实什么内容无所谓,我反反复复看的只是里面人物的衣服和提到的食品。我没有问过其他孩子有没有同样的爱好,反正在那个年纪,有一段时间我的阅读关注点就这些。是不是现实生活的匮乏让我格外在另一个文字构造的世界里寻找缺失?虽然理论上说得通,但是我必须诚实地说,我童年的难过从来不是来自于物质匮乏。
我记忆里第一本正式的书是从父亲书柜里翻出来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个美国记者用一种陌生视角写他到访延安的经历。找到这本书的时候,它已经破旧泛黄,扉页上好像是一副素描剪影,一个年轻的身影走在山坡上,远处是一颗闪闪红星。斯诺幽默轻松的笔触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是一种活泼的细节叙事,没有明显价值设定的讲故事,这种风格在我后来陆续看到的外国电视剧和小说中都能体会到,与我当时看到的其他中国文艺作品形成了鲜明对比。我记得他说在去红军战士护送他去延安的路上,一夜借宿于农家小院,主人端来了稀罕的炒鸡蛋,飘香四溢,他很快意识到“自己的筷子必须上下翻飞,才能赶上几个战士的吃饭速度,否则可能真的吃不饱”(大致意思),这本书我反复看过几次,每每读到这里都觉得有趣。也是在这本书里我第一次在一种相对平缓的语境里看到了延安时期的毛主席的样子。一次延安文艺活动之后,毛主席和其他几个领导混在退场准备回家的人群当中,边走边聊,自在的样子我后来没有在其他作品里看见过。也许是斯诺的视角特别新鲜,文笔特别活泼,也许是我实在没有找到其他感兴趣的书,这本纪实文学的叙事风格对我的影响非常深远,我后来喜好读的东西以及自己写出来的东西都喜欢细腻的细节描述大于价值观的输出,总觉得不论什么东西,一旦定性就失去了鲜活的生命!我的人生也是这样吧,没有计划,却很鲜活,如果我彻底抛弃计划,也许会更鲜活一点。